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农民工市民化的现实困境

[ 作者:周红民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5-13 录入:王惠敏 ]

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是一个艰难的、逐步转变的过程,农民工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面临身份定位、角色转换和现代市民素养培育等新考验。

融入城市艰难且与农村渐行渐远,使得农民工面临身份焦虑。就职业而言,农民工主要集中在城镇的第一、二、三产业;就身份而言,农民工仍旧是农民。新生代农民无论是在工作方式、交往方式还是在生存方式上,都呈现出“半城市化”特征。他们不仅缺乏融入城镇的心理动力和信心,而且同乡村生活渐行渐远,这使他们逐渐成为“边缘化群体”而游离于城乡之间,陷入身份认同更加模糊的境地。

预期社会化与发展社会化均存在不足,使得农民工角色转化艰难。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农民工素养的养成就显得格外重要。农民工进城后,生活在城镇社会环境中,原有的社会生态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需要应对新的社会生态关系考验。但是,农民工在处理城镇社会生态关系时,依然难以跳出原有的价值观、情感和道德秩序,角色转换异常艰难。

 “乡土性”与“现代性”文化心理冲突,使得农民工现代市民意识培育任重道远。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农民工完成自身预期社会化和发展社会化之后,将成为不断习得现代性的一代“新人”,农民工逐渐拥有“现代性”城市人的主体特征。但是,毕竟农民工对自身的身份认同仍旧模糊,必然在市民化过程中遭遇“乡土性”和“现代性”的文化心理冲突。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6年第2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