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汪洋2日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研讨班上作报告。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期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砥砺信心和勇气,狠抓工作落实,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新华网2016年3月2日)
精准扶贫,正是扶贫工作科学性的体现。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制胜之道也在于精准。“六个精准、四个施策、五种渠道,十项工程”,就体现出精准扶贫中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和更加的行动。贫穷是一种系统性弊病,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精准度,找到“贫根”,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重点解决好不愁吃、不愁穿和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问题,靶向治疗,扶到点上、根上,才能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理解“精准扶贫”的要义,用我们老百姓的话,就是“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将扶贫的思路和举措转到精准帮扶上,要精准施策,逐村逐户想办法、找路子,把扶贫资源和帮扶措施精准落到贫困村、贫困户,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提高扶贫成效。
脱贫攻坚战,精准扶贫必须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强化组织领导,做好考核监督,层层压实责任。要增加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支持贫困县整合涉农资金,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动员社会各方面资源参与扶贫。要注重调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内生动力,加快脱贫步伐。
(作者地址:北川县贯岭乡)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