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兴县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一是生态资源丰富且组合度高;二是红色旅游资源不可复制;三是民族待遇县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特色鲜明;四是乡村旅游条件日趋成熟;五是交通条件不断改善。近年来,宝兴县委、县政府立足全域旅游资源优势,紧紧围绕国家、省、市旅游发展战略部署,抢抓各方面机遇积极推进全域景区化发展,并初显成效。为进一步推进宝兴县全域景区化进程,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实施全域统筹战略。全域统筹就是要做到城乡发展之间的统筹、区域合作统筹、旅游与城市发展的统筹以及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的统筹。要按照全域旅游发展要求,以旅游规划为龙头,将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相互融合,凸显旅游规划在城乡发展中的重要性和主体地位,将旅游规划作为区域旅游发展与居民生活支撑系统、城乡建设规划作为区域主体功能支撑系统、土地利用规划为自然生态支撑系统、产业发展规划为社会经济发展支撑系统,制定出旅游近期、中期、长期规划,强化规划实施,实现县域各项建设规划紧紧围绕旅游功能提升、加快业态发展、体现产业融合,从而推进全域景区化进程。
二、加快重点旅游景区打造。狠抓旅游项目投资,完成达瓦更扎、蜂桶寨·邓池沟、空石林等景区建设,全面提升熊猫古城、东拉山大峡谷、神木垒·硗碛藏寨三个国家4A级景区,切实做好蜂桶寨·邓池沟、空石林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确保以多个国家4A级景区为主体,整合夹金山、扑鸡沟、铁坪山等秀美自然景区将宝兴全域联创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建成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和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争创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将熊猫老家打造为国际旅游目的地。
三、推进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强化资源整合,形成发展合力。将熊猫古城打造成为川西大熊猫生态旅游环线上具有代表性、标志性的精品旅游景区,将西河片区(大溪乡、五龙乡、陇东镇、永富乡)打造为原生态观光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东河片区(明礼乡、蜂桶寨乡、硗碛乡)打造为集熊猫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旅游探险文化的特色旅游经济带,灵关片区打造为以古青衣羌文化为灵魂、汉白玉雕塑为主体、生态观光体验为依托,集展示、游览、购物、住宿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工业旅游体验区;将冷木沟、空石林、东拉山建设成国家级地质公园;以雪山、戴维、曹家、硗碛藏寨等旅游新村为代表,做精做优做特乡村旅游产品,努力将宝兴县打造为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四、促进旅游文化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宝兴示范区建设,着力打造大熊猫生态旅游线,培育大熊猫文化旅游走廊。大力宣传与展示熊猫文化,提升熊猫老家知名度,将蜂桶寨·邓池沟打造为大熊猫老家圣殿、将宝兴县打造成为大熊猫文化体验旅游目的地。以红色文化为灵魂,着力打造“中国革命胜山—夹金山”红色旅游,深化区域旅游合作,加快推进红军长征文化体验精品旅游项目打造,将夹金山打造为红色文化精品旅游区;依托夹金山独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将夹金山森林公园青衣江源景区打造为四川省最佳森林康养旅游目的地;将夹金山省级风景名胜区提升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修订完善星级藏家乐标准。
五、加快推进智慧旅游。以提升游客体验和游客满意度为目标,把智慧旅游作为全域景区化发展的新载体。加快各景区免费WIFI、智慧语音导游、旅游自助服务平台等设施建设和推广,在智慧旅游发展的基础上,按照全域旅游和“城景一体化”发展理念,全面提升智慧城市发展,建成以县城为核心,点、线、面贯通的智慧旅游城市。
六、深化旅游区域合作。抢抓成都、雅安等8市州《联盟框架协议》签订重大机遇,按照省、市、县区域合作工作部署和“保护生态、长期合作、互利共赢、统筹协调、共同推进”原则,积极融入周边旅游、实现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旅游线路对接和发展利益共享。依托雅西高速、雅康高速,与各区县抱团发展,打造旅游环线;加强与周边区县的旅游合作,积极建立旅游市场合作机制、旅游投诉和应急处理互动机制,共同打造无障碍旅游区和旅游目的地,从而促进旅游产业联动发展,做精做美全域旅游。
(作者单位:宝兴县发改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