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在此之前,为了进一步加快精神脱贫,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湖北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加快精神脱贫行动方案》,其中号召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开展走亲结对活动,搭建“基层夜话”、“网络对话”、“家访谈话”和“屋场院子会”等“三话一会”活动平台。
不论是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还是其他基层群众工作,“三话一会”活动是值得推广、值得点赞的,基层干部有了更多的时间与群众接触,群众更愿意敞开心扉谈想法,这种方式拉近了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体现了党对基层群众的关心和挂念,有利于凝聚民心、集中民智促进基层和谐发展,为顺利开展群众工作提供了条件。怎样让“三话一会”活动在基层深入民心,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探索新方法,提出新要求,充分拓展“三话一会”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将干部调动起来、让群众参与进来、把形式丰富起来。
一是将干部调动起来。“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基层干部就是群众的“火车头”。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振兴乡村战略,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三话一会”活动正是拉近干部群众距离的最好“桥梁”,作为基层干部就要牢牢把握“主动权”,不论白天夜晚要时常走进农户家中,与群众面对面、心与心交流,知晓群众的需求,因户施策、因人而异为其制定发展规划。时时刻刻与他们打成一片、乐在一起,通过“三话一会”活动体现党员干部的价值,密切干群鱼水联系。
二是让群众参与进来。“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人民群众是我们服务的主体,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群众展开。基层群众普遍文化水平不高、自治参与的意识不强,他们不爱听官腔官话,更见不得我们干部故弄玄虚走过场,他们想参与进来却又迫于说错话,想表达见解又有很多思想包袱。而“三话一会”活动正是排解干群隔阂的有效形式,从实际出发,不搞形式主义,干部俯下身子走进农院,与群众促膝长谈,用心听取群众反映意见问题。群众心中感到温暖、亲切了,他们才能改变对党员干部的某些错误看法,才能卸下包袱彻底融入参与进来。
三是把形式丰富起来。进入新时代,基层群众对社会发展的参与度不断提升,这就需要我们多组织一些寓教于乐的基层活动,在形式和内容上有所创新和丰富。在基层一线,我们可以采取“干群一家亲”活动,切实掌握群众冷暖;采取网络进农户活动,建立微信、QQ交流群等平台反映问题,沟通感情……当然,不仅仅是干群沟通形式,还要鼓励农户与农户之间学习交流,定期举行表彰“农业技术人才”等评比形式并给予物质奖励,鼓励优秀人才传授经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丰富“三话一会”活动。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获得群众认可是我们基层工作的目标,将丰富的“三话一会”活动适用在基层日常工作之中,促进“三话一会”成为“新常态”,不断融洽党群关系、干群关系,让“三话一会”活动在基层党员干部身上入心随行,在基层深入民心,彰显活力。
(杨乐系天鹅镇党政办副主任、2015届湖北省选调生;李广海系天鹅镇党政办干事、2017届大学生村官。)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