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新乡贤文化?“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解释材料”中这样解释:“乡贤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在乡村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见贤思齐、崇德向善、诚信友善等特点。借助传统的‘乡贤文化’形式,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以乡情为纽带,以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嘉言懿行为示范引领,推进新乡贤文化建设,有利于延续农耕文明、培育新型农民、涵育文明乡风、促进共同富裕,也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一、新乡贤文化需要引领人
显然,建构“新乡贤文化”,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是确保新农村建设成效的需要,更是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于乡村、推进乡村建设现代化的需要。
显然,新乡贤文化需要引领人,这个引领人就是现代新乡贤。
“乡贤” 一词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是国家对有崇高威望、品德才学兼优、为社会做出一定贡献的社会贤达予以表彰的荣誉称号,后泛指在民间有德行、有才能、有声望,为当地民众所尊重的人。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新乡贤”被提出,被关注,并赋予了更新的时代意义和时代要求。
在2016年的两会上,与会代表说出了“新乡贤”的定义和广义:有德行、有才华,成长于乡土,奉献于乡里,在乡民邻里间威望高、口碑好的人,可谓之新乡贤。从广义来说,只要有才能,有善念,有行动,愿意为农村建设出力的人,都可以称作新乡贤。
新农村建设和管理是国家建设和管理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和管理千头万绪,纷繁复杂,既需要“乡政府,基层党组织,村组干部”这些能切实发挥有效作用的精干主体,也需要“新乡贤”这个不可或缺的重要主体。乡贤文化积淀了我国千百年来乡村基层的治理智慧,传承思想源远流长,乡贤在维系地方社会的文化、风俗、教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此,在当今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村民希望有一呼百应的带头人,有更多被乡亲在德才方面、公益事业方面普遍认同的有声望的新乡贤生活在一起,以此来改变当前农村空心化、精神空虚化的现状,让农村经济发展得更快,让农民的生活更加充实,让农民的精神世界更加丰盈。
二、新乡贤文化既是传承,更是需求
乡贤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乡村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植根于乡村土壤,蕴含见贤思齐、崇德向善、诚信友善等优秀文化基因。结合时代需要建构新乡贤文化,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乡村、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新乡贤文化既汲取传统乡贤文化中的价值精华,又践行和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发扬了传统乡贤品格,又凝练了现代乡贤品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社会相契合、传统与现代相对接的立体型文化。
显然,新乡贤文化的关键在于吸引走出故土的有德行、有才华的游子返乡发展,为新农村建设献策献力,形成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而要真正发挥新乡贤作用,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推进。一是要从“新乡贤”着手,将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和本土特色农村文化塑造相结合,用政策为游子回乡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并用独特的文化特色形成内心共鸣,给在外拼搏的游子形成落叶归根的亲切感和归属感;二是培育新乡贤文化需多策并举,要注重发挥离退休干部、知识分子、优秀农民工、企业家等在形成新乡贤文化中的引领作用,实施新乡贤培育与成长工程,从而达到“培育文明乡风、优良家风、新乡贤文化的”目的。
三、“新乡贤文化”在三湘大地找到了最好结合点
在当今呼唤新乡贤、渴求新乡贤文化的浓郁氛围中,我省在挖掘、培养“新乡贤”,以及对“新乡贤文化”的接受和融合程度又是如何呢?
2016年,湖南、湖北、浙江等地率先参加了由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发起的“寻找新乡贤”评选活动。2016年6月13日开始,《湖南日报》推出《寻访新乡贤》系列报道,并陆续刊发了《黄祖示:将军解甲不下鞍》、《陈黎明:老马识归上雪峰》、《周衡光:守望周家大院》、《韩少功:寻文学之根、守乡土之魂》等篇章。该系列报道不但引发了全国社会各界对新乡贤文化的关注与热议,而且让全国各地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了三湘大地“新乡贤文化”的厚重氛围和内涵,且通过这种自下而上推选新乡贤的途径和方式,充分显现了“新乡贤”在三湘大地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和榜样力量。
“鼓励知识分子、工商界人士、官员返乡,发展家乡,充实家乡,有人说‘新乡贤’好,有人说不具备可行性,你怎么看?”2016年,湖南省首次在公务员面试中引入了“新乡贤”的概念,其面试题之一,就是考大家对“新乡贤”的看法,这也意味着我省的“新乡贤”工程已逐步推进,进入到了大众的视线中,并使“新乡贤文化”开始受到关注和推崇。
事实表明,新乡贤文化不但汲取了传统乡贤文化中的精髓,而且融入并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传承了传统乡贤的品格,又凝练了现代乡贤的品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在三湘大地的最好结合点。
四、新乡贤文化被期待、需根植
乡村是很多人的根脉,是人们共同的精神家园,美丽乡村建设不但需要秀美的自然风光,更需要优良的道德、淳朴的风俗、和谐的人际关系。
发挥新乡贤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有效推进乡村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正式制度和乡村非正式制度的有机结合,促进公共服务普及与公序良俗的形成,构建兼具乡土性与现代性的现代乡村管理模式。
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培育文明乡风、优良家风、新乡贤文化,这是当代村民的愿望和呼声。让新乡贤的嘉言懿行垂范乡里,涵育文明乡风;让孝与德,古与今,能随着“新乡贤文化”的滋润,象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那样,对新农村建设起到更好的涵养作用;让“最美村庄”不仅仅在景观上,更能延伸到人们的心里去……
新乡贤如同一面旗帜,可以引领一方乡土的道德取向和精神走向。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乡贤的引领下,在新乡贤文化的哺育中,在三湘大地上,一定会涌现出一批批正直守信德高望重的贤达者、尊老敬贤文明之风的践行者、热心公益乐善好施的高尚者、遵纪守法主持公道的热心者、事业有成反哺家乡的引领者、爱岗敬业不计得失的奉献者。
因为,在三湘大地上,新乡贤文化被期待、需根植。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娄底新闻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