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再次走进报德。新乡贤助力苗乡振兴是这次活动的主题,海内外的贵州乡友都被这个主题所吸引,不远千里万里走进报德苗乡,为新乡贤的回归点赞。这次活动我认为至少有三个亮点:一是雷山报德苗学书院根据推选评出“感动苗乡十大乡贤人物”,把近年对报德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乡贤人物进行表彰,在雷山、在黔东南乃至贵州开创了一个先河。二是组织专家学者、部分文化界的爱心人士和部分海外商会的代表召开新乡贤助力苗乡振兴座谈会,大家共同为报德苗乡的发展出谋划策,很有意义。三是授予参加这次活动的嘉宾为报德村、也利村荣誉村民,让他们成为村中一员,感情的归宿会让他们把报德当成第二故乡,更加关心关注和热爱这里,同时也会把发展报德的责任扛在肩上。所以,我以为这次活动很有意义。
乡村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振兴?我认为,新乡贤的回归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之所在。榜样是最好的引导,楷模是最好的说服。乡村文化如何振兴,有什么榜样和楷模可以发挥引导作用?植根于乡土文化又富有远见卓识的新乡贤,正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参照系。
其实,在乡村振兴的时代大主题下,新乡贤群体已经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在传统的乡村,有两盏“文化之灯”,照耀着乡土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文化传承,一个是乡村学校,另一个就是乡贤。乡村要振兴,仅有产业的振兴是不够的,文化振兴了才能真正让乡村充满活力。新乡贤群体的出现,填补的正是乡村文化的薄弱环节。
如果说我们每个人没有能力和机会去改变整个世界或者一个地区,那么我们可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有钱出钱,有智出智,有力出力,共同为人类的家园——乡村的振兴助推一把,这个梦想是不难实现的。希望我们大家都参与到乡村振兴的这个伟大工程中来,以心之愿,以己之力,做一个新时代的新乡贤。
作者系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文化委员会主任、北京新时代乡村振兴文化发展中心主任、天下贵州人活动总策划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贵州民族报》2019年3月20日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