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传统的思路对特色小镇的发展非常不利,因为特色小镇跟以往的小镇一个重大的区别在于它们是与新经济相结合的,是以自成长潜力作为目标的。但是怎样考核?这是一个新的课题。我们必须用复杂适应理论(CAS)。
众所周知,上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提出了老三论,到70年代,又提出了新三论。但是,这些系统理论尽管从整体上看世界,但都忽视了构成系统主体的自主性、自适应性。只有第三代的系统理论(CAS),才描述了复杂系统中每个主体所具有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适应性及其对系统结构的影响。
特色小镇中每一个成员都有主动性、学习能力的,所以用复杂适应理论来描述是最合适的。
一,任何复杂系统总是动态变化的,而这种变化恰恰是主流经济学所难解释的。哈佛大学的皮特教授曾说过:一个国家的经济持续繁荣常常不是决定于宏观指标,而是取决于一些不起眼的“马赛克”,即企业集群。他这个说法已被实践反复证实。特色小镇从浙江实践来讲有四个版本:1.0版,小镇+一村一品。2.0版,小镇+企业集群。3.0版,小镇+旅游休闲。因为城市化到了50%以后,乡村旅游将会分到财富蛋糕50%。旅游业是双刃剑,可以毁坏历史古迹,也可以彰显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4.0版:小镇+新兴经济体(并进入城市),成为城市“三修”的良方。我国很多园区都成了单一的功能区,不仅使肢解了城市功能,又造成土地浪费,需用特色小镇来修复。
二,城镇变迁的主要特征就是新奇的产生,这是演化经济学的一个主题。系统的多样性产生了创新驱动效应。这种新奇源于三种方式,一是将原来没有特色的小镇,改造成新奇的小镇。二是在原有的单一功能区中植入特色小镇。三是将原有特色不足的小镇,改造升级成为特色鲜明,新奇感强的小镇。某些4.0版小镇,有新奇产业,没有特色形态。反之亦然。
三,社会系统的复杂性导致不可确性。也就是说在小镇中有一般的市民,有企业家,有工程师,有高技能人才,这些异质主体之间的非线性或混沌的互动是难以用主流经济学来描述。用GDP论英雄,用投资来论英雄,都将失败。它们不能描述小镇的潜力。只能用CAS理论来解释。所以特色小镇不能用传统的产业规划所覆盖,它们的产业是自发生成的。比如说阿里巴巴在杭州创业成长,我们市政府从来没有规划过它。这些不可预料的事物中也还有几个是可以确定的。比如说这些主体是有差异性,这些差异发生在与城市之间、产业之间、小镇之间等。二是存在新奇结构和新奇产品。三是绿色发展模式。四是它能够与周边的城市有互补效应。五是可以体验、以人为本的。
4.0版小镇产业形成的自主性,是挑战传统经济学的。故可将它归为创新企业的孵化器。政府管理小镇的基本策略要改变: 要激励而不是取代,要简政而不是专权,要护航不是包办,要评估而不是刮风。
要科学评估小镇自生长潜力,就要用新的理论(CAS)。一般有十个方面的指标。一是看小镇是不是自主成长的,是否从下而上生成的小镇。例如宜兴郊区的紫砂壶小镇,解决了小镇周边十万人的就业,凡是与茶壶制作的技术、金融、营销等服务产业,小镇内都齐全。而且全是居民自主创造的。那么差的小镇呢,是自上而下、政府包办的。二是共生性。好的小镇能够主动弥补主城和周边小城的缺陷,能够发挥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产业修缮的作用。它能够跟周边的小镇取长补短。如果是差的小镇呢,就会呈现同质化,甚至相互恶性竞争和冲突。例如杭州的基金小镇,改造了原本破败的日用瓷市场,充分利用了周边的山水景观,利于基金操盘手们在美景陶醉中进行脑力共振,因而这个小镇具有很强的自生长性。三是多样性。因为每一个小镇是多种特色的集合,而且特色之间的协同作用越强,形成多样性越明显,系统的弹性、稳定性就越强。而差的小镇缺乏多样性,这种单一性的小镇是很脆弱的。如当地政府对这样的小镇奖励扶持等于“肉包打狗”。而成都市城郊某小镇,之前是一个房产鬼镇,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丰富了多样性,形成一个有活力的双创孵化基地。四是强连接性。小镇与目标城市、产业链、大学,以及当地的技术源之间都有强有力的紧密联系。这种强联系对特定的人才产生非常大的反磁力吸引作用。比如说大唐镇作为袜子的专业镇,能把全世界最好的袜子设计师、技术员、机器都吸引到小镇中来。又比如,四川有一个博物馆小镇。吸引了几十家民办博物馆和艺术馆,当地各种各样的民间艺术人才在这个小镇汇聚,从而形成创意十足的特色小镇。五是有集群。小镇内部企业间形成紧密的协同、分工的关系。这种关系产生非常强大的凝聚力並由于能分解创新使创新的成本大为降低。而差的小镇,企业间无关联性,只是杂拼盘,小镇内部的企业间缺乏细密的分工与合作关系,也就没有自成长的动能。例如前面讲的制壶小镇聚集了紫砂技师和培训机构,还有提供各种各样紫砂泥的企业,有大师帮新手提高技艺,还有专业的销售商。一个做紫砂壶的集群,可以产生几十亿的产值,这是不容忽视的。六是开放性。小镇中企业能主动进入全球产业链,并形成向上游发展的能力。可想象只要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发生足球杯那样的盛典,大唐镇的制袜厂就能马上制造出有足球杯商标的各种袜子抢占全球市场。而差的小镇,则是封闭的,局限于为本地的企业、经济服务,适应性、开放度不强。例如温州的柳市镇,改革开放前没有任何产业基础,后来自发形成电器产业,现在我国70%的低压电器都是这个小镇产生的。农民创建的电器厂居然跟世界上最大的低压电器厂家法国施耐德进行合资。七是好的小镇具有超规模效应。其原因在于小镇的各种特色能与主城互补共享。差的小镇受制于规模效应。八是好的小镇具有微循环特征。能成为绿色发展、节能减排的领航者。但差的小镇在基础设施沿用工业文明的中心化、大规模或单向排放的模式。它的节能减排效益很差。九是自适应性。即投资者、技术员、管理者、企业家等都能独立、主动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动和干扰。差的小镇只有依赖性,自主性不足,而且不宜游、不宜居。十是协同性。能与周边其他特色小镇形成合作模式从而涌现生成互补性很强的特色小镇群的高层次结构。差的小镇只是单枪匹马,独立发展,缺乏外部协作性。
因而,政府要做的是重构科学的评估和激励模式。谢谢。
作者系国务院参事室参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财经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