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生态农场成立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发言
前言:中国生态运动的一面旗帜
今天,我们在弘毅生态农场,召开“弘毅生态农场成立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具有特殊的意义。
1、中国生态运动的历史背景
严重的生态危机,严峻的社会形势。盲目照搬西方发展模式,短短二三十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污染大户。在农业领域,7%的耕地使用了全世界35%的化肥,25%的农药。农业已经成为我国环境污染、食物安全、疾病传染与社会矛盾的重灾区。
2、生态农业是生态文明的基石
放弃化学农业,发展生态农业,走“天人合一”“社会和谐”“身心健康”的生态文明之路,势在必行!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为此,本世纪初以来,一批有认识有觉悟的志士仁人,开创了中国生态运动。
3、弘毅农场:中国生态运动的典范
首先,弘毅农场的指导思想,不是就农业说农业,而是站在生态大健康的高度。蒋高明的以自然之力恢复自然,畜南下禽北上的理论,都是具有时代高度,具有战略高度的大手笔。
其次,弘毅农场是社会责任担当的产物。士不可以不弘毅,蒋高明创办弘毅农场,是为了全社会的生态安全,是在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
第三,弘毅生态农场成功实现了两个良性循环。一是人与自然的良性循环,解决了生态环境、食品安全与农业产量的矛盾;二是人与人的良性循环,解决了生态产品的市场问题。
前一个循环,是前提,是基础;后一个循环,是发展的必要条件。
弘毅农场的实践,是中国生态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生态运动的一个典范。弘毅农场成功的经验,对于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部分:生态农业的困境
生态农业,是生态文明的基础。发展生态农业,至少六大益处:(1)有利于环境保护;(2)有利于生产者健康;(3)有利于消费者健康;(4)有利于生产者提高收入;(5)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6)有利于拉动内需。
生态产品叫好不叫座,究竟为什么?
发展生态农业,在目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食品安全问题严重、食源性疾病高发、经济下滑的严峻形势下,意义特别重大。
遗憾的是,生态产品叫好不叫座,销售不畅,严重制约了生态农业的发展。
叫好不叫座的关键:(1)价格过高,消费者不愿接受;(2)社会诚信普遍缺失,消费者真假难辨,不敢购买;(3)责任落实不易到位,出了问题很难找到责任人。
价格,诚信,责任,背后的原因?
都是市场惹的祸!我们指的是,恶性竞争市场。
不同的市场,不同的规则。
按照经济学的理论,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价格围绕着产品价值波动,优化资源配置,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质量。
但在实践中,市场与市场大不一样。
观察现实,至少有两种市场:(1)恶性市场;(2)良性市场
不同的市场,基本规则、运行方式等,都有很大不同。
我们要什么样的市场?
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上有个口号:“有困难,不找市长找市场!”
问题是,我们要找什么样的市场?是互助共赢的良性市场!还是杀人越货的恶性市场!
第二部分:恶性市场的弊端
合理价格基础上的人际互信与责任到位,是生态农业良性发展的根本之道。
我们目前的市场,是一个是以GDP为最高追求目标的信息高度不对称、责权利严重错位的恶性竞争市场。在这个恶性市场环境中,生态产品的价值被严重低估,诚信无法确立,责任极难到位,从而严重制约了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
恶性市场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恶性市场的价格: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在被GDP绑架的恶性竞争市场中,消费者所能得到的比较明确的信息,只有价格、外观(色香味),以及广告制造出来的品牌。产品的真实质量,很难知晓。卖家为获利,就在价格、外观和广告上大做文章!
恶性市场中,产品价格并不是按照经济学原理围绕价值波动,而是与产品价值严重背离,且不断趋下。恶性市场的价格,没有最低,只有更低。一位壮劳力在家种地一年,收入不如进城打工一月。农业劳动的价值被严重低估。生产者不可能为我们生产出安全可靠的生态产品。
成本的不断降低,以牺牲环境与健康为前提。
“城里人给乡下人造假(不承认生产者的劳动价值),乡下人给城里人下毒”。彼此,彼此!
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同时,制造了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与大量食源性疾病。
生产者、消费者和生态环境都受到极大的损害的情况下,生态农业无从发展。
第二个特点,恶性市场的诚信:信息虚假,兵不厌诈
诚信是生态产品按质论价的关键因素。
对于消费者来说,要保证食品安全,必须具备“三靠谱”:靠谱的生产者,靠谱的生产条件,靠谱的生产方法。
靠谱的前提是诚信,诚信的前提是透明。
在恶性市场,价格不合理,却又要交易,只能依靠虚假信息支撑。而参与者交易的偶然性与随机性,信息高度不对称,又为造假创造了条件。
更重要的,参与者都被迫处于敌对状态。商场赛战场,所谓“商战”,都想置对方于死地。毫无诚信可言!
当然,随着社会诚信的不断丧失,恶性市场也开始大讲“诚信”。但这个“诚信”,不过是商战中的谋略,所谓“兵不厌诈”!
第三个特点,恶性市场的责任:人人有责,人人不负责
责任是产品质量与诚信交易必要的和最后的防线。
恶性市场普遍实行第三方担保。这种模式最大的问题就是,产品责任承担者与产品质量控制者不是同一主体,责任承担者实际上无法控制产品质量,法律责任与实际担当严重错位。
能够控制产品质量的一线生产经营者,只承担很小责任,而且还特别容易规避。
实行第三方担保的恶性市场,建立了各种严格严密的规章制度,还有各种现代化的技术溯源追责手段。但在实际监控中,不同岗位间总有模糊地带,从而使责任难以落实到位。出了问题,人人有责,人人不负责。
这是目前我们食品安全监管链条上最大的弊端,是模式本身的问题。
恶性市场是绞肉机!
在恶性市场中,控制局面的是资本,无论消费者生产者,都是极端的弱势群体,都是被恶狼任意宰割的羔羊。
劣币驱逐良币,危机不断向弱势者转嫁。
形成“绞肉机效应”,不管好肉坏肉,无论有毒无毒,都绞在一起。
这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最终是文明的毁灭!
第三部分:良性市场的优势
为了避免化学食物的毒害,克服恶性市场绞肉机的弊端,一批有识之士,生态文明的先行者,进行了多年探索。
在社会生态农业实践中,建立起以熟人经济为基础的良性市场,成功地解决了价格、诚信、责任这三道世纪性难题。
破解三大世纪难题:
(1)解决了价格问题:按质论价,产销共赢;
(2)解决了诚信问题:信息对称,生态互助;
(3)解决了责任问题:谁的责任,由谁承担。
第一,价格方面:按质论价,产销共赢
合理价格基础上的人际互信与责任到位,是保障产品质量的根本之道。
良性市场,首先是对生产者劳动价值高度认可。价格与成本挂钩,实现了产品的真实价值,没有也不可能出现恶性竞争。
对生产者劳动价值高度认可,为相关信息公开透明,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二,诚信方面:信息对称,生态互助
诚信是生态农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信息公开透明,为参与者的人格信任,打下牢固基础,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生态人脉。
生态人脉是一个虚拟的人文社区,大家通过考察通过、互访、座谈、联谊、体验等一系列活动,长期合作与交往,成为比较知根知底的朋友,较好地解决了信息对称问题。
在生态人脉中,合作大于竞争,大家共生共存,都是朋友,而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
参与者先交朋友,再做生意。产品交易依靠朋友信任与口碑,而不是广告。
在良性市场,重要的不是谁监督谁,而是共同解决问题,谋求共赢。
食品安全“三靠谱”,说到底,就是信息对称问题。这在恶性市场中几乎无法实现,而在良性市场中可以很轻松地做到。
第三,责任方面:谁的责任,由谁承担
不少人担心熟人经济没有规章制度,无法约束生产经营者,违规了也无法惩处。
良性市场熟人经济,强调自律为主,他律为辅,看上去松散,却正是优势。在责任问题上,熟人经济模式最大的优势,就是克服了第三方担保的弊端,将责任直接落实到个人头上。
谁的娃娃谁抱走,谁的责任谁承担。生产经营者是以自己的信誉为自己的产品做担保。除非是要自绝于社会,没有谁愿意拿自己的信誉开玩笑。他们会特别小心谨慎,不仅不会主动掺假,就是无意中的错误也很少犯。
良性市场,可以保证生产者的长期的合理的收入,造假动机大大降低。
有人作假,也很容易发现,会迅速在熟人圈内传播,并被驱逐出局。
熟人经济良性市场模式,与以GDP为本的恶性竞争模式完全不同。各生产者之间,是一种良性竞争关系,是“和平竞赛”,友谊基础上的竞赛。
之所以不会形成恶性竞争,其秘密就在于,良性市场彻底改变了人与人的关系,彻底抛弃了狼与狼的零和游戏模式,建立起人与人的互助共赢模式。如果有谁在这个市场搞零和游戏,就会被消费者所抛弃。
有些人质疑良性市场熟人经济的可靠性。
经过这几年调研与实践,我们发现,比起卖家信誓旦旦的保证和主管机构的强力惩处,生态人脉平台熟人经济要靠谱的多!
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靠谱的良性市场,不需要绞肉机!
第四部分:对熟人经济质疑的回应
1、熟人模式能解决诚信问题?
熟人模式是否解决诚信问题。质疑最多的,就是举出一些“杀熟”的例子(如传销),以证明熟人朋友模式不可靠。
对此,我们必须指出,熟人(朋友)与我们倡导的熟人经济模式,并不是一码事。
由于熟人经济是建立在信息高度对称基础上的,不是熟人间的一对一交往,而是在一个群体中公开进行,“杀熟”情况很难发生。
2、熟人模式落后于现代社会?
现代化食物供应系统,高大上的部门机构,规模化种植养殖、食品加工、物流、超市、餐饮,等等等等,如果保证不了消费者的食品安全,能算是先进吗?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所谓“落后”的熟人经济,保障安全,就是先模式!
落后与先进,不应以是否采用了复杂的技术、使用了更多的资源能源、严密周全的规章制度为标准,而应以是否用最少的成本解决实际问题为标准。
3、熟人模式能解决大众问题?
每一个熟人圈,都是小众,但他们绝不是封闭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仅产品可以流动,人员(消费者、生产经营者)也在流动。
各熟人圈都有自己认定的靠谱生产者,与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拳头产品,这些产品汇总,就能保证我们广大消费者日常食品的安全与丰富。
每一个社区,每一个城市的熟人圈,都建立起这种横向联系,就会形成一个生态人脉社会与生态产品大市场。
第五部分:将生态进行到底
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生态运动的有识之士,成功地解决了生态农业良性循环的三道世纪性难题,在以GDP为目标的高风险社会条件下,建立起一片以生态健康为目标的低风险净土——良性市场,生态家园,和谐社会。
我们下一步的任务,就是将社会生态农业的成功经验推广到全社会。推动社会向好的方面转变,为实现生态文明做出积极贡献!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生态家园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