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正视“网红书记”惹热议背后的民生期盼

[ 作者:王语桥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1-14 录入:吴玲香 ]

俗话说: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网红书记陈行甲撰写的《精准扶贫中,自强感恩教育要跟上》一经发出,立即引来公众热议如潮。从对其敢说真话的赞美,到质疑其官场思维的批判,都让网红书记沦为了舆论的主角

细看这篇走红的文章,不论是一针见血地指出部分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的现实问题,还是有的放矢地要求党员干部多给群众交政策底,多跟群众交心的殷切期盼,无不流露出一个县委书记对贫困群众的关心,对扶贫工作的认真思考,让公众看到了一个敢于直言、敢于担当、接地气的县委书记,凝聚起了发展的正能量

然而,缘何一篇如此接地气、敢发声、有见地的好文章,会引来质疑声一片?究其根本,有网红书记的官员身份惹的祸 ,更有部分媒体用官员要教育老百姓等标题党行径,悄悄置换核心概念,断章取义的模式,模糊了原有的本意,再加之部分仇官网民的煽风点火,自然引发了这场舆论的狂潮。

俗话说透过现象看本质。正视一篇文章引发的讨论背后,是广大群众的脱贫攻坚的真期盼。如何打好脱贫攻坚这场战役,让每一个群众共享社会发展的蛋糕,共同步入小康才是摆在每位领导干部面前的思考题

正所谓:扶贫先扶志网红书记措辞犀利地指出了贫困群众中的怪状态和老问题,正是目前扶贫工作中的难点和关键点。在全面脱贫攻坚的战场上,不论是一味的给钱给物式的保姆式扶贫,还是越俎代苞式的任务式扶贫,显然都违背了扶贫的初衷,而如何建立起扶贫的良性体制机制,让贫困群众树立脱贫的信心与决心,才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济世良方

话说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干实事一件。与其说是网红书记的感恩论刺痛了公众的眼球。还不如说是群众全面小康的共同期盼才是背后的导火索。而不论是领导干部也好、还是普通党员也罢,都应时刻将群众的利益高高举过头顶,干出样子,用自己的辛勤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带领群众走上好路子,过上好日子,才是赢得群众理解与信任的锦囊秘笈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国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