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豆豆回答:
从小在农村长大,和其他大部分的答主的体验完全不同。
我小时候特别爱赖在邻居家,家里没人玩就去邻居家找哥哥姐姐玩,玩到饭点就顺便在人家吃了,我爸妈过来叫我我都不愿意回家。平时邻居谁家做了好吃的也肯定来叫我,那时候也就是包饺子啦,炖鱼炖肉啦什么的。哥哥姐姐们有三四年级的,有初中高中的,没事爱教我背诗,我记忆力也可以,回去就给我妈背,那时候我也就四五岁,已经认识好多字,会背好多诗了。
我从初中就出去了,现在已经读研了,再回去,邻居家做了什么好吃的还是会叫我,或者盛一碗给送过来,农村人感情没那么丰富,不会说什么煽情的话,但这却是我在外面没有体验过的温暖。走在大街上不管认识不认识的都会打声招呼,我出去这么多年了有些人已经不认识我了,就会问我你是谁家的啊,我就告诉他我爸叫啥,然后他们就会说哎呀都长这么大了啊。
当年带我玩的哥哥姐姐们都成家了,嫂子们对我也挺好,每次回去都让我没事去找她们家玩,我也有了小侄子小侄女们,各家的小孩子还是爱一起玩,一群群的小孩子,每次在外面遇到了都争先恐后的大声喊姑姑,姑姑。我会把我姐的指甲油送给那群六七岁的小姑娘们,所以她们都很喜欢我。
有时候我家会有些活,房顶漏水了啊,灯泡憋了什么的,我妈就叫哥哥们来帮忙,从来都是尽心尽力的。有时候哥哥嫂子们会吵架,嫂子们爱来找我妈,我妈是个文化人,比较会开导人。有时候吵的比较厉害,大娘她们会来找我妈过去给劝劝, 我妈有时候看不过去也直接骂哥哥们,虽然只是邻居,但就跟自己孩子一样的骂也没什么问题。
村子里不像那么穷了,有钱人也挺多的,在外面做生意的,甚至种蔬菜大棚的挣得不比大学生少,网络在农村也很普及,没什么文化的大爷大叔大婶们也都上网,没那么野蛮不开化。当然也有穷人,那些儿女不在的老人什么的,没啥收入,就种点地过活。我妈经常把我们家的一些废品给邻居一个大妈,大妈念我妈好,会送自己种的蔬菜给我家。谁家老人生病了,半个村有点往来的就会过来看看,一般就带二十块钱的鸡蛋或者一箱奶,东西不多,是份心意。谁家有白事红事也是半个村的都过去帮忙,一般得忙活个两三天,这种是没有报酬的,谁家都会遇到事,你去给别人帮忙你家遇到什么事就会有人过来帮。有人日子过的不好村里也会给捐捐款,那种家里没有劳动力又得了重病那种,村里有微信群,有什么事还挺方便的。
村里民风还是挺纯朴的,我妈的自行车放街上半天都不用锁,我在外面待习惯了有时候总担心,我妈总说丢不了。有时候也会有人给骑走,这时候我妈就得去问问大街上谁看见了,也不着急,一会就给送回来了。
我家院里有条狗,前段时间链子被它自己挣脱了,跑出去咬了一个比较远的邻居的嫂子,我当时上晚自习呢,我姐告诉我这件事的时候我要吓死了,因为我家狗还挺大的,而且一直是链子拴着当看家狗养的,我想这万一咬的挺厉害的怎么办啊。结果确实咬的不轻,腿上两处,缝了好几针,我打电话问我妈,我妈说给付了医药费和打狂犬疫苗的钱,在医院输液陪了两天床,花了不到两千。我说不用再赔钱吗,我妈说乡里乡亲的不至于的。
夏天的夜晚,村里的人们爱出来乘凉,村里有个大广场,大妈们也出来跳广场舞,不过一般到九点就散了,村里人睡得早。聊天的会散的晚些,广场中间有个废弃台球桌,上面会坐几个人,有的搬着自己的小马扎什么的,聊聊地里的收成,有时候也聊聊村里的八卦,配着蝉鸣和清风,天上的星星特别多,我觉得诗意极了。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知乎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