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端正政绩观 杜绝“被脱贫”

[ 作者:文山石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6-03 录入:7 ]

半月谈记者最近在西部某县采访时就发现一个案例。当地政府急于出成果、树典型,在数字上动心思,大做表面文章,把一个普通养殖大户包装成“扶贫大户”,结果不但扶贫没啥效果,反而弄得该养殖户负债累累。

从新闻中的养殖大户“被脱贫”的案例来看,扶贫工作中“虚”和“浮”苗头的出现,从本质上讲都是缘于地方官员政绩观的扭曲。扶贫开发工作本是为民谋福利,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的民生工程,而不应该是“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脱贫工作是要实实在在干出来的,脱贫成效要群众真真切 切感受得到的,脱贫业绩不是靠数字体现出来的。殊不知,在制造出华丽的数据的同时,也意味着正与扶贫宗旨背道而驰,与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护渐行渐远。

因此要严防百姓“被脱贫”,首先为政者应有科学的政绩观。扶贫工作是为了切切实实解决民生问题,来不得半点虚假。工作出了成绩理应宣传,既可展示成绩,又能鼓舞士气。但如果夸大,不符事实,就与最初的宗旨相悖,就是在背弃党和政府的承诺,漠视群众的根本利益,破坏党的执政根基。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