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宁和平:如何杜绝乡镇干部“踢皮球”

[ 作者:宁和平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2-18 录入:吴玲香 ]

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于乡镇党员干部“踢皮球”现象,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不少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进行规范、约束、处理等。然而,在平时的工作中,笔者发现一部分的乡镇党员干部在处理基层实际问题时,“踢皮球”的现象依然存在。谁之过?其实,笔者认为,这是我们乡镇一部分党员干部自身素质出了问题。也是典型的个人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缺失的表现。如何杜绝,乡镇党员干部“踢皮球”现象的发生?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进行。

一、乡镇党员干部“踢皮球”现象。作为基层乡镇党员干部,村社干部肯定是莫法处理的问题,才找到乡镇党员干部协助处理,然而我们的一部份乡镇主要党员干部缺乏担当意识,责任意识。他们通常是这样进行处理基层出现的问题“村社的事情嘛,呵呵!说得非常轻松,自己处理。更有个别乡镇主要党员干部说,全镇这么大,我们可管不了那么多,你们去自己去找办事处分管领导,找到办事处分管领导,办事处分管领导说,你们自己去处理”,结果你推我,我推你,相互“踢皮球”,乐得个清闲!最终,事情未得到解决,绕了一大圈,问题又回到起点,矛盾最终还是指向村社干部!这样一来,挫伤了村社干部工作的积极性,村社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也全无,到头来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不利于村社干部的成长,有损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

二、加强干部理论学习力度。笔者认为,要杜绝一部份乡镇党员干部办事之间相互推诿、“踢皮球”现象的发生,最终,只有加强乡镇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力度,多形式提升乡镇党员干部综合素质。扎实利用好“两学一做”、政治学习、自学、中心组学习等多种理论学习形式,进行“洗洗脑”活动,着力提升乡镇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和干事能力。

三、加大乡镇“踢皮球”党员干部处理力度。作为县、乡镇纪检、监察部门应该加大对发现乡镇“踢皮球”党员干部的打击和处理力度,发现一起,通报一起、曝光一起、处理一起,绝不姑息!让他们接受教训,主动担起担子,提高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办事干事的能力。

四、凡事多换位思考。当你是村社干部时,他们是乡镇党员干部,遇到同样的问题,我想,不说,结果肯定是一样的。所以,作为党培养多年的乡镇一级党员干部,应该凡事多换位思考,增强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让发生在乡镇“踢皮球”党员干部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彻底消失。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