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许多干部喜欢“往上走”的直线升迁模式。但也有的干部却甘愿过着“假装在基层”的生活,选择“先下去、再上来”的曲线模式。这些干部到基层就像“镀金”,有了基层工作经历,升迁可“加分”,会被提拔重用。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51条明确:经历单一或者缺少基层工作经历的年轻干部,应当有计划地派到基层、艰苦边远地区和复杂环境工作,坚决防止“镀金”思想和短期行为。
把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要靠科学有效的制度机制。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历来重视基层干部,有些重要岗位甚至明确要求有基层工作经验。比如,提任县处级领导职务的,应当具有五年以上工龄和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强调干部基层工作经历,是要求干部有群众工作基础,鼓励干部志在基层。
然而,现实中少数年轻干部却把“好经”念歪了。有些年轻干部,看简历有基层工作经历,但并没有经过实实在在的磨练。为了升迁,有的年轻干部打小算盘,只为补基层经历才下基层,将基层工作当作“镀金”良机。这些认识误区,年轻干部不该有,也不能有。
“镀金者”之所以摆不正心态,关键在于缺少为民情怀。在这些人眼里,当官就是要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利益需求,群众有无生活疾苦并不重要。当为官理念出现了偏差,他们自然也就无法沉下心去磨砺自己。错过了宝贵的工作经验积累期,“镀金者”即使如愿离开了基层,也很难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大有作为。久而久之,一些不良的为官思想或行为就很容易滋生。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基层是干事创业的大舞台,广大干部只有自觉向实践学习、拜人民为师,锻造能担当的“铁肩膀”,练就能干事的“硬本领”,才能扛起时代的使命,成就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业绩,赢得人民群众的好口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