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早晨,阳光明媚,王副乡长正埋头查看工程设计方案,电话响起,“王副乡长,你好,如果有空,请你下午到县纪委一下。”放下电话他心里顿时七上八下,左思右想:“没干违纪的事啊,纪委找我干吗?”他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纪委。(光明网,5月6日)
晴朗的天气,明媚的阳光,本为心情舒畅的一天,却因为一个电话,而让文中的王副乡长紧张了半天。那么是什么电话让堂堂副乡长如此惶恐?答案是许多官员都不愿接到的纪委电话。而为何一个纪委电话就会让一个自认没有违纪的副乡长惶恐不安,笔者认为这与时下对纪委“谈虎色变”的心态在作祟。这是一种病态心理,但也难免是官员做贼心虚。
我们知道,纪委主要是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协助党的委员会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直白点说就是专门负责对违纪官员的查处工作。一般情况下,官员被纪委约谈多为官员自身存在违法乱纪行为,表明官员在工作中存在贪腐。但是文中所说的王副乡长却很纳闷,自己没有干违纪的事,为啥纪委还是要找他。
诚然,纪委约谈通常是没有“好事”,但是也不能理解为任何被纪委约谈的对象都存在违法乱纪行为。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思考,纪委约谈可否是为了调查一下官员在执行党的政策方面存在的困难,或者是了解有无对其他官员贪腐行为的举报,又或者是调查某个案件需要证人证词,甚至就如文中所说,单纯喝茶醒脑提高防腐拒变的风险意识,等等。
我们不需一味的对纪委约谈诚惶诚恐,“不做亏心事何惧鬼敲门”。真正存在违法乱纪行为的官员,恐怕等不到纪委电话时就已经采取行动了,或者潜逃,或者畏罪自杀。而民众也不应戴“有色眼镜”对待纪委约见过的官员,也许正是他们的被约见,为某个证据不全的贪腐案提供了强有力的人证呢。
对纪检部门“谈虎色变”的官员,必然自身不清。纪检部门作为一个职能部门,不会错抓一个清官,更不会漏抓一个贪官。因此在理解了纪检部门的职责职能以后,如何消除人们对纪检部门的“特殊礼遇”,端正态度积极配合纪检部门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当人人都乐意去纪委,纪检电话来时心情平静,才更加说明国家的政治环境和谐。(文/龙藏)
http://politics.gmw.cn/2016-05/06/content_19985807.htm(新闻网址来源)
作者单位:四川省三台县建平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