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报讯(记者陈威) 15年过去了,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长甸镇人民政府,清楚地记着“自己”败诉所欠的钱。一份2012年的判决书上,清楚地记录着:被告,长甸镇人民政府,因未履行合同义务,应赔偿原告周胜喜3931520元以及利息。如今,从应当赔偿之日的1997年11月30日算起,已过去了18年了,赔偿额也已经变成了1700多万元。(凤凰网,3月25日)
一篇“辽宁一镇政府负债1700多万,200年还不清”的文章在网络上流传,咋一看,的确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作为一个镇政府居然负债1700多万元,而且债务已经有十几年了,至今没有还清。笔者想问:镇政府负债1700多万,按照目前的财政拨款测算,200年也换不清,那么这场“债务危机”该如何化解?
在寻常百姓眼中,和谁打交道最放心,想必大家都会一致认为和政府打交道最放心,因为政府讲信用、有威信,言必行、行必果,所以只要是政府赞成的、承诺过的事,大家都会放心的去履约。笔者认为: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长甸镇人民政府产生如此高额的巨额债务,有特殊的历史原因,但是问题出现了,我们总要去解决,总要去化解这场“债务危机”。 化解这场“债务危机”关键在钱,那钱又从哪里来?笔者认为:要想化解这场“债务危机”只靠长甸镇人民政府个体力量是不行的,上级主管部门在这个关键时刻,更应该整合多方力量,集中优势资源,依法依规合理解决镇政府负债问题。
笔者认为:政府是有公信力的政府,政府的一言一行,百姓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希望相关部门主动介入,整合各方资源,用实际行动解决这次债务危机,保持政府的良好形象。
作者地址:西安市沣东新城斗门产业园滨江路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