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空挂”指的是在一级党的组织中,党员组织关系在,即在党员数中挂一个名额,但是实际上这名党员不参加组织生活的情况。
近年来,党员组织关系管理中存在的“空挂”、“失联”问题不容小觑,“空挂”党员活动组织难、管理落实难、教育开展难、作用发挥难、先进性体现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强化对“空挂”党员的教育管理,使其思想不松懈、教育不断档、外出不脱管日益重要。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摸排建档,做到“底数清”。要进村入户,采取一线查、上门访、电话问、书信传等多种形式,“地毯式”专项排查“空挂”党员的基本情况,实行一人一建档,摸底排查“空挂”党员基本情况,及时更新完善党员信息库。同时以转接党组织关系为平台,对每一名潜在“空挂”党员进行信息登记,登记入党时间、联系地址、联系电话、工作单位,建立基本情况台账,定期重点回访此类人员,对组织关系应转走的督促其转出,对一些待就业时间长、流动性较大的,发给《流动党员活动证》,按流动党员标准进行教育管理。
定期联系,做到“不断线”。在“空挂”党员外出时,坚持双向反馈原则,党组织要定期与“空挂”党员进行联系,了解外出党员的基本情况、生活状况和现实表现,向他们传达近期党组织活动的重要内容。及时为每名“空挂”党员确定一名党支部成员或外出党员亲属作为联络员,实行专人定向联系制度,时刻掌握“空挂”党员行踪,详细了解其思想、工作及在外参加组织生活、学习等情况,并作好记录存入档案。
跟踪服务,做到不“断档”。各级党组织要采取定期汇报、网络学习和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由所属党支部委员与他们结对子,定期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式教育”。对长期在外且流动地点分散的党员,利用他们熟悉网络的优势和特长,由擅长网络使用的乡镇干部建立“流动党员QQ群”,通过网络的形式指定学习资料,并回收心得体会,进行“网络式教育”。抓住“空挂”党员重大节假日返乡探亲走友的时机,采取召开党员大会、座谈会、茶话会等方式,集中学习党的知识,贯彻落实上级政策精神。
走访慰问,做到“不离心”。要建立健全节日慰问制度,将每年的春节、七一、国庆定为党员慰问日,各级党组织要派专人到“空挂”党员家中走访慰问,积极为他们搭建排忧解难服务平台,帮助解决找工作难、子女入学难、生病就医难等实际生活困难,协调外出地有关部门在计生、综治和户口迁移方面给予方便,切实维护“空挂”党员的合法权益。同时,筹集党内帮扶资金、物品,帮助家庭困难“空挂”党员度过生活难关,深化党组织与党员及其家属的关系,让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关心和温暖。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