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友“小强不是小强”发帖说,去年12月他发现自己女朋友怀孕了,十分兴奋,并计划告知双方父母,准备结婚。但女朋友的父亲表示,结婚可以,必须有20万元的彩礼,否则免谈。听到这话,他整个人都呆了,因为20万元对他来说无异于一个“天文数字”。为了打动女方家长,他亲自到女方江西老家拜访,但女朋友的父亲态度很坚定:当地的习俗是嫁女必须要有20万的礼金。他表示可以先拿出5万元,剩下的钱两年内分期给,但对方父亲直接回绝。“小强不是小强”最终凑得12万元,令他意外的是,第二天,女朋友已被父亲带到医院做了人流手术(浙江新闻网2016年2月20日)。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男来男女缔结姻缘,男方向女方送聘金、聘礼的习俗,这种聘金、聘礼俗称“彩礼”,但其涵义却与有价物品无关,只是男女缔结婚姻之好的一种礼法约定。但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农村居民家庭经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巨大变化,订婚索彩礼、婚前要彩礼、结婚大操办愈演愈烈,其彩礼标准也是突飞猛进,女方动辄要票子、车子、房子……而这些,让许多农村家庭“望婚兴叹”“有心无力”。
当然,“小强不是小强”不是“天价彩礼”的第一个受害人,也许不会是最后一个。事实上,一些“天价彩礼”盛行的农村,因婚致贫、因婚返贫、因婚负债的现象并不鲜见,巨大的经济压力,成为了许多家庭中无法言说的“痛”,它不仅给未来家庭和生活带来负担,而且为家庭的不和谐埋下隐患。为此,我们各级党委政府不能视而不见,应该采取多种措施,引导人们树立新的婚姻新风尚,千万莫让“天价彩礼”阻断了一桩桩美好姻缘。
首先,要采取农村群众宜于接受的教育方式,把新思想、新道德、新风尚的内容贯穿于民间各种风俗活动之中,从而引导群众特别是年轻人摆脱“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那种狭隘的、小生产者的思维方式,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正确处理前途、事业与婚姻的关系。对那些敢于挑战“天价彩礼”的先进青年,要坚决保护、鼓励,并引导广大群众向他们学习,从而形成千军万马挑战旧传统的气势。
其次,面对“天价彩礼”,各级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不能把它仅仅看作是农民家庭自己的“私事”,也不能仅仅看作是某位姑娘或姑娘父母的贪利贪财行为,要看到它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负面影响和给社会带来的不稳定因素,要本着以人为本、亲民爱民的原则,制定出台符合当地风情的移风易俗的政策和规定,明确对“天价彩礼”现象的硬性约束和处罚措施,并加强检查,确保严格执行,落实到实际生活之中,使之成为年轻人美好爱情的保障。
第三,要实事求是地分析“天价彩礼”产生的原因。眼下,除去相互攀比的因素外,一些姑娘的家长在婚前向男方索要“天价彩礼”,是出于自己“养老的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也说明了农村养老资金严重缺失的现实存在。对此,各级党委政府要从群众的需求出发,通过调查研究,制定出符合农村实际、符合农民心愿的养老政策,让广大农民也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真正减少一些后顾之忧,从而有效地减少“天价彩礼”问题的发生。
总之,要想终结“天价彩礼”这一乱象,使之不再阻断美好姻缘,必须依靠全社会的每一个人从自身做起,带动周围更多的人,举全社会之力,携手共进,共同创造一个文明、进步、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
作者地址:郑州市淮河路53号院郑州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