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乡村振兴需要地方政府找准定位

[ 作者:葛艳琼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10-26 录入:吴玲香 ]

近年来,乡村生态旅游受到许多都市人的喜爱,人们都愿意在周末到农村放松休闲、呼吸新鲜空气、领略自然风光、感受农家生活,这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路径和新的增长点。但由于市场不规范,缺乏统筹谋划,监督管理跟进迟缓,导致乡村生态旅游同质化严重,许多农民闻风而起,大笔投资,盲目跟风,没有找准自身定位,亮点和特色不突出,不具备特殊吸引力。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明确提出,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和发展走势分化特征,做好顶层设计,注重规划先行、因势利导,分类施策、突出重点,体现特色、丰富多彩。

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地方政府既做好“路径谋划者”,也要当好“文化建设者”,让地方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共同发力助力乡村振兴。对于“谋划者”而言,地方政府需要提高站位、全面考量。一是要合理规划旅游空间。根据每个区域的特点和自然条件进行合理布局,避免盲目发展和地域内同质化竞争造成的不必要内耗,通过差异化产品实现区域内生态旅游的共生性竞争,加强区域内旅游空间的整体性联动、旅游产业之间的相互补充,实现共促共进、协调发展。二是提高资源的整合力度。紧密结合地方资源禀赋,提高区域内资源的利用率,把混乱的随意发展转变为集约式的协同发展,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发挥规模效应。三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乡村生态旅游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最大程度保持自然风貌,展现农村与城市在自然环境之间的差异,并以此为吸引游人的关键点,为游人提供绿色生态的旅游产品和观光体验。

同时,地方政府要积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符号,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鼓励、引导农村传承本地方的优良传统民俗,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升华,打造为本地方特色的文化亮点,让游客感受浓浓的文化氛围和真诚淳朴的地方特性,记住独属于某地的文化印记,让出行的游子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主动化身为本地方旅游品牌的宣传者,积极为本地方乡村振兴提供建设资源。

乡村振兴需要地方政府找准定位,盘活地方资源,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道路,避免同质化的低效竞争,推动乡村产业全面振兴、绿色发展,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作者单位: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人社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