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贫困县“摆阔”聚不了民心

[ 作者:何璇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8-08 录入:吴玲香 ]

靠两人手拉手才能环抱住的银杏古树,6株一字排开,挺立在县委、县政府大楼坪前;与大楼正门相对,空旷的广场上,8根图腾石柱屹立于中央,沿着中轴线依次分列成弧线状。广场四周,高楼林立……很难想象,这幅图景是尚未脱贫摘帽的国家级贫困县湖南省汝城县。(8月5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2月至5月,湖南省委第四巡视组对郴州市及其下辖汝城县、桂东县开展了常规巡视。汝城为了所谓的政绩,罔顾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实际,不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决策部署,反而大规模举债修建大批“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问题,被逐一揭开。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一边是为了所谓“阔面子”,盲目举债,大搞形象工程;一边是忽视民生,贫困群众甚至连电都用不上……巡视这柄利剑,刺破汝城表面繁华,暴露出来的问题令人惊心!

贫困县都会从上级部门得到人力、物力、财力、政策等多方面的支持。从当下所体现出的扶持力度可见,只要在认清自我、理性发展的现实基础上,乘好精准扶贫的东风,就能很快摘掉贫困帽子。遗憾的是,汝城县却把扶贫政策和资金花到了“面子工程”上,民生问题长期被置于忽视状态。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自然就不会换来良好的发展结果。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对各地贫困县的党委、政府来说,群众的利益永远应当是第一位的。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时刻牢记初心和使命,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每一项决策部署都能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现今,汝城正在根据巡视反馈意见积极整改,相关责任人也受到严肃追责。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汲取教训、举一反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扛起该负的责任,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编委办公室)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