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姜村,梦开始的地方。”这句旅游宣传语,刻在了村里的显眼地方。今天的下姜村,“农家乐,民宿忙,游人如织到下姜。”一个人口不到800人的小村庄,今年前五个月,接待游客超过8.5万人次,同比增长150%,2017年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045元。(新华社 07-03)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施政的5年中,以绿色生态的理念,让当地群众实现了从卖矿产资源到卖风景的华丽转身,在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实现了乡村振兴,乡村成为了城镇的“后花园”,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
传统发展理念需要转型。下姜村、余村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不管是卖矿产资源还是办水泥厂,在破坏生态环境中并没有改变当地群众的生存环境。而是习近平总书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开启了下姜村、余村新的发展模式,在关停矿山、水泥厂等污染企业中,加强生态修复,科学规划山水田林路,在改厨、改厕、改圈中清洁美化农村环境,在提升群众的精气神中让绿色的生态资源、生态产业发挥了增收的支撑作用,乡村旅游成为了当地的支柱产业,从而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
传统农业需要注入新的发展内涵。传统的农业虽是农民解决穿衣吃饭的基本途径,但已不能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需求。因而要以科技为支撑,融入绿色生态的理念,在传承农业主导产品的精华中,注入文创、休闲、养生等元素,以乡村旅游为主体,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引进现代农业的经营方式,开展农事体验、观光采摘等新型服务,培植绿色生态品牌,在线上与线下销售中提升群众的收益,才能让农业变得时尚、精致而又高效。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到乡村,吸引更多的城镇人员到乡村休闲度假旅游,为乡村振兴提供后劲。
践行习近平“三农”思想要身体力行。习近平“三农”思想为乡村振兴提供了遵循,浙江的实践经验为各地提供了参照。因而乡村振兴要去除大拆大建等高大上的动作,而是要在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中,打好生态牌,从转变群众的思想入手,科学规划山水田林路,从绿化美化乡村开始,改变人居条件,提升群众的精气神;从治理污染开始,为传统农业注入新的内涵,围绕发展生态绿色产业做大乡村旅游业,在实现农业转型发展中提升群众的发展的内力,依托群众的智慧推进乡村振兴,把乡村变成城镇的后花园,乡村振兴的“20字”方略就会变成现实,生态优势将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动力。
(作者单位:盐亭县科技和商务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