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打造美丽休闲的小渔村

[ 作者:吴京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5-04 录入:吴玲香 ]

我的家乡板子村在兴宁市永和镇福岭水库上游,虽然位置比较偏僻,但还算是有山有水风景优美的地方。记得小时候村里的每个生产队都有一口鱼塘,除了起到防洪灌溉作用外,还兼集体养鱼,每年春节前夕,二个村民用绳子牵在木桶上跳水,直至把鱼塘排干涸泽而渔,家家户户都会按人口分到几斤新鲜的各种家鱼。那时外婆是生产队长,总是等到最后才分到一点小鱼,看到别的村民怜着大鱼兴冲冲蹦蹦跳跳回家,年幼的我心里对如此先人后己的行为疑惑不解。

1980年代改革开放后分田到户,村民不甘只有过年才能吃到几条鱼,有样学样,不约而同纷纷在自己房屋附近的责任田里开挖鱼塘,面积大小不一,在鱼塘四周建起小菜园,种植瓜果蔬菜,剩菜废料喂鱼,村民自力更生,丰衣足食。一时之间,全村鱼塘星罗密布。我家的一口小鱼塘就是在那时挖成的,所以,我10多岁就学会了割鱼草,自制鱼竿钓鱼。

大概是近山识鸟音,近水知鱼性的缘故吧!在池塘钓鱼其实很简单的,摘一片豆叶揉成小团,挂在鱼钩上,然后垂钓。饥饿的草鱼闻到香甜的豆叶,很快会来咬钩。这时,只需耐心等待片刻,一条大鱼马上随鱼钩上岸。有时家里来了客人,午饭已经做好了,临时打主意到池塘里钓鱼,使用这种办法,运气好的话,客人往往能够在午饭的餐桌上吃到最新鲜的美味可口鱼肉。

客家人的喜庆菜谱,以猪肉,鸡肉,鱼和豆腐为主,自然少不了鱼和鱼丸。过年吃鱼,代表“年年有余”,节日吃鱼丸,则寓意“吃不完”。吃鱼对中老年人有益智健脑的好处,但鱼一般都添加生姜煎煮,我们年轻人害怕脸上长青春痘,不敢多吃鱼。另据村里的老辈人说,喜欢吃鱼的夫妇容易生女孩。此话没有科学根据不可当真,但重男轻女的村民通常不敢掉以轻心。

草鱼的价格历来波动不大,村民安心乐于养殖,像去年春节期间时令蔬菜大多涨到几十元一斤,而纯草鱼还是维持在8.5元/斤。逢年过节,手工制作的鱼丸基本与瘦猪肉同价,目前大概在18元/斤左右,而且长年不愁销路。有回乡探亲的乡贤,吃过本村的鱼丸回味无穷,一买就是数十斤纯天然无污染的鱼丸带出外面吃。

养鱼好处很多,除了自给自足解决菜碗外,还能增添经济收入。做到规模经营,还是山区农民的致富门路之一。像黄鳝的市场价格是85元/斤,人们喜欢吃,供不应求。喜欢养鱼的人对鱼都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养鱼是一个个漫长的等待过程,从小鱼养成大鱼,大约需要1到2年时间。村民何浪就是这样的人,他在市区经营视频监控和港品代购店,又在家乡承包了一个山塘养鱼,做到了经商养鱼二不误。与其外出游山玩水虚度年华,不如回乡脚踏实地种果养鱼。

《今日兴宁》曾经报道:“ 前几年,兴宁一中的钟波老师在板子村老家开挖了一口月牙形鱼塘,建起了一个小菜园,业余时间过上了悠闲垂钓好不自在的农耕生活。收获颇丰,令人羡慕。”我想,如果大家都和钟波老师一样不离不弃,热爱家乡,板子村或许就成了一个美丽休闲的小渔村了。

(作者地址:广东省兴宁市永和镇板子村上沙坪;本文获《南方农村报》“粤海村”杯美丽新渔乡摄影征文大赛二等奖)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