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吴意:美丽乡村建设不要“千村一面”

[ 作者:吴意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09-02 录入:朱烨 ]

近日,一句“听不见鸡叫,还是农村吗?”在社交平台上激起了层层涟漪,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烈讨论。这句话如同一把锋利的刀,精准地切开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隐藏的问题——在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那份独特的乡土气息却在悄然流失。同时随着暑期乡村深度游的持续火爆,不少游客发现,原本因为特色慕名而来的乡村,吃住行却毫无新意,看到的景色也都千篇一律。

一、“千村一面”的现象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然而,这些变化在提升村庄整体面貌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千村一面”的现象。“千村一面”指的是不同村庄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丧失了各自的独特性,呈现出高度的同质化。这一现象具体表现为:传统的村落被统一规划的现代建筑取代,原本错落有致、依山傍水的村庄景观被标准化的街道和房屋所替代;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活动被模式化的旅游表演覆盖,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内涵;村庄中的生产生活方式趋于城市化,农村居民的生活节奏和模式与城市越来越相似,乡土气息逐渐消失。这种同质化的趋势不仅使农村失去了原有的乡土韵味,也让乡村振兴的战略失去了其应有的内涵和深度。乡村的个性与灵魂在标准化的改造中逐渐模糊,留下的只是外表光鲜而内涵空洞的躯壳。这样的变化,无疑是对农村文化传承和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

二、出现“千村一面”现象的原因

“千村一面”的现象非偶然,它是农村发展中的盲目跟风、政策导向和市场机制等多重因素交织的产物。这一现象揭示了农村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需综合施策,促进乡村特色发展和文化传承。

(一)急于求成与城市化倾向

在部分地区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相关部门显现出急于求成的态度,缺乏深入思考和精心规划,以致整治成效未能达到预期。这种草率的做法忽视了农村的地理特征、文化传承以及发展现状,使得整治行动丧失了应有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追求表面整洁美观的过程中,一些地方不假思索地采用城市化的改造标准,对农村进行重塑。此举不仅漠视了农村的自然生态和传统文化底蕴,更使得乡村失去了其独有的风貌和魅力。例如,将具有地方特色的泥瓦房统一改造为毫无特色的水泥房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居住条件,却也让农村流失了宝贵的乡土风情。

此外,某些地区的环境整治似乎仅仅是为了应对上级的检查,缺乏长远的规划和可持续性考量。这种短视的行为,虽然可能带来一时的表面光鲜,却难以实现农村人居环境的根本改善。长远来看,这种做法不仅无法持久,反而可能加剧农村环境的退化,使得乡村的独特价值进一步消解。因此,我们必须从根本上转变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以及过度城市化的整治倾向,以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能够真正惠及农民,保护和振兴乡村的生机与活力。

(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主体错位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基层政府和农民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认知差异,这种差异导致了整治过程中的主体错位现象。一方面,农民作为农村生活的主体,他们对于人居环境整治的理解往往基于实用主义的原则。农民们更加关注的是日常生活设施的便捷性和经济性,他们希望整治工作能够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如改善供水供电、优化垃圾处理、提升居住舒适度等。对于农民来说,人居环境整治不是一场形式上的美化运动,而是关乎生活质量的实质性改善。他们往往不太关心村庄的外观是否统一、街道是否笔直,而是更看重这些改变是否能够真正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

另一方面,基层政府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时,往往更加注重整体的规划性和美观性。他们倾向于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设计来打造街道和村庄,追求环境的美观、整洁与有序。在这种思路指导下,基层政府可能会采取一系列措施,如统一房屋外观、拓宽硬化道路、规整绿化带等,以期达到视觉上的和谐统一。然而,这种做法有时会忽视农民的实际需求,甚至可能因为过于追求形式上的统一而牺牲了农民的生活便利。

这种主体错位的现象,导致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效果与农民的期待之间存在差距。基层政府在推进整治工作时,如果未能充分听取和尊重农民的意见,可能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整治措施的失效。农民对于不符合他们实际需求的整治措施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影响到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文化商业化与同质化

在当前市场机制的引导下,农村地区普遍追求短期经济效益。村庄往往选择那些能够快速带来收益的产业,却忽视了长期发展和产业多样性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成功案例的示范效应也在农村中形成了一种盲目效仿的趋势。当某个村庄通过特定产业取得成功后,其他村庄不加考虑自身的资源禀赋和文化传统,纷纷跟风发展相同的产业。“一窝蜂”式的发展模式的另一大弊端在于它加剧了市场的饱和。当多个村庄在同一时期内进入相同的产业领域时,市场上迅速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现象,导致产品价格下跌、利润空间压缩。村庄之间的恶性竞争不仅削弱了产业的整体竞争力,还导致了资源的低效配置和浪费。

三、解决“千村一面”问题的研究路径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了避免农村在发展过程中失去其独特的风貌和活力,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出发,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实操性的策略。这些策略应当兼顾农村的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和生活质量的提升,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既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又能保留和弘扬乡村的传统特色。

(一)顺应自然,打造契合农村实际的整治路径

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应当遵循乡村自身的发展节奏和规律,深入考虑农村的地理特色、文化传承以及发展步伐。那幅六畜兴旺、鸡犬相闻的乡村画卷,不仅承载着中华文明的记忆,更是历史的见证。因此,在人居环境整治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在尊重和保留传统的基础上,推动农村的现代化转型。我们要避免盲目模仿城市标准,而是要深入调研,精心规划,确保整治措施与农村的地理形态和文化底蕴深度融合。例如,我们可以保留传统的农耕方式、手工艺以及节庆活动,让农村居民和游客都能深深感受到那份醇厚的乡土风情。

(二)充分听取民意,发挥村民主体作用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征程中,至关重要的是要充分汲取民智,让村民的声音成为决策的基石。我们必须确保村民在决策、执行、监督等关键环节中扮演主角,以保障整治工作与村民的期望相契合,从而显著提升他们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在策划整治方案的过程中,应当召集村民座谈会,细心聆听他们的每一项意见和建议,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确保方案既切实又可行。在整治措施的实施阶段,应大力鼓励和支持村民投身于具体的施工与管理之中,让他们在实际行动中展现出主动精神和创新活力。这样的做法不仅能够激发村民的参与热情和责任感,还能加深他们对整治工作的认同与支持,为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取得显著成效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三)注重品牌建设与差异化竞争

为应对文化商业化与同质化问题,农村地区应积极推进品牌建设与差异化竞争,助力可持续发展。首先,村庄应深入挖掘自身的自然资源、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通过精准的品牌定位和独特的品牌故事,村庄能够提升产品的市场认知度和附加值,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无论是传统手工艺、特色农产品,还是独特的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品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增强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

其次,产品质量的提升与创新是实现差异化竞争的关键。村庄应通过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优化生产流程、以及开发新产品,确保产品在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此外,结合现代消费趋势,村庄应不断创新产品形式和包装,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这种创新不仅仅体现在产品本身,也应体现在服务和体验方面,通过独特的设计和体验,进一步强化品牌的吸引力。

最后,品牌建设与差异化竞争的成功离不开本地人才的培养与社区的广泛参与。通过开展培训和教育,提高当地居民的品牌意识和服务能力,村庄可以激励居民积极参与到品牌建设和产品开发中来。这不仅能够提升品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认同感,还能够使品牌成为地方文化和社区价值的象征。通过整合资源,广泛动员社区力量,村庄能够打造出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品牌,实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