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经验与启示
摘要: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新时期党中央针对乡村振兴战略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这不仅是新的时代背景对乡村建设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更是乡村振兴内涵的迭代性升级。因此,如何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是新时代乡村建设必须回应的问题。浙江省实施的“千万工程”,以生态为起点,但不止于生态,坚持生态优先、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循序渐进,不仅改善了浙江农村的人居环境,更探索出了一条实现中国式农村现代化的科学道路,实现了浙江乡村的华丽转身。“千万工程”的成功经验,为当前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宜居宜业 和美乡村 “千万工程” 乡村振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1]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更有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指出,“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这为当前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供了重要遵循。本文基于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内涵阐释,系统总结了浙江“千万工程”的成功经验,以期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供可能的实践路径。
1、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科学内涵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在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被首次提出,立刻就在国内引发了学者对其内涵的热烈讨论。作为新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前进方向,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目标是构建一个系统而全面的乡村发展新格局,主要包括生态“宜居”、生产“宜业”、生活“和美”三个主要的维度。其中,宜居是基础,具备健全的基础设施与良好生态环境的乡村才能留得住人,实现产业和精神文化生活的双重发展;宜业是保障,农村产业的发展能够带动农民增收,提升农民生活水平,为和美乡村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和美是目标,和美乡村不仅要求居民物质条件的改善,更要求农民精神生活的丰富发展,切实提升农民的幸福感,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1生态“宜居”
“我国乡村建设总体上已从满足乡村居民生活温饱的生存型乡村建设,在向满足乡村居民全面小康生活的发展型乡村建设变迁与跃升。”[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之后,人民群众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不同于以往对温饱的满足,现在则更多的追求良好的居住环境、完善的社会服务、健全的基础设施等。因此,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宜居是基础。
环境宜居,强调新时期乡村的居住条件要实现现代化,具体指向两个方面:首先要有适宜居住的生态环境。与城市相比,乡村具有山水林田湖的自然生态,有更显著的四季更替,要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提高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效率,打造美丽乡村;其次是拥有完善健全的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的公共服务是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环节。农村生活与城市生活的一个较大差别就是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的差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完善农村水电、道路、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加大对公共设施有效运营的监管,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医疗、教育等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增强公共服务的均衡性与可及性。
1.2生产“宜业”
“现在越来越多农民选择离土不离乡,在县域内就近就地就业。”[4]设施“宜业”强调要加大对城镇村空间的利用,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为附近居民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9562万人,其中,本地农民工12372万人,同比增长2.4%。这表明农民工总量继续增长,但本地农民工增速快于外出农民工,离土不离乡成为更多农民工的选择。不同于城乡二元对立造成的乡村资源要素流入城市,城市发展的越来越快而乡村逐渐衰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破解城乡二元体制,畅通城乡资源要素流动,提升农民生产经营能力,改善农村营商环境,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尤其要突出县域的载体作用,增加县域就业容量,促进县城、乡村、城镇的有机衔接,让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成为一体两翼,形成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合力。
1.3生活“和美”
中华文明有着源远流长的“和”文化,作为中国人的宇宙观和独特的价值追求,“和”文化的内涵丰富,是一个既包括基本理念、价值,又包括运用原则和方法的完整体系。现如今,“和”的含义存在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建设和美乡村,不仅仅强调“外在和美”,而更加注重乡村的“内在和美”,表现为经济生态之和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和美、村庄治理之和美。经济生态之和美指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实现了内在统一,乡村产业振兴和生态振兴同步推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和美意指在富裕了农民口袋的同时也富裕了农民的脑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农民精神面貌全面提升;村庄治理之和美强调和谐村庄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通过“三治合一”的治理模式实现乡村善治,乡村文化设施的建设和文娱活动也得到有效开展。
2、浙江“千万工程”的经验与启示
2003年,习近平任当时的中共浙江省委书记,通过对浙江农村实际情况的深入调查研究,以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环境改善为重点,部署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即从浙江省将近四万个村庄中选择一万个左右的行政村开展全面整治,推动其中一千个左右的中心村成为全面小康示范村,简称为“千万工程”,开启了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核心的村庄整治建设大行动。
经过二十多年的接续奋斗,浙江省农村条件全面改善,农民幸福感显著增强,美丽乡村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因此,深入总结并学习“千万工程”的经验,对当前探究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路径具有典型示范作用。
2.1坚持生态优先,促进绿色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推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让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再现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美丽画卷。”[5]250“千万工程”自实施之初起,就将绿色作为其发展的根本底色,着重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2005年,到浙江余村调研的习近平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千万工程”实施二十多年来,在当地党委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协同下,浙江农村将“两山”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逐步打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价值转化的通道。奉化滕头村是创造生态优势、并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典型村庄,在1993年创立了全国最早的村级环保委员会,对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项目实施一票否决制。这种在发展的同时注重保护环境的理念为滕头村创造了发展奇迹。上世纪80年代,滕头村决定不再单纯依赖传统农业,着手发展花卉苗木业和生态旅游,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这一转变不仅改善了村庄环境,还带动了生态旅游产业的飞速发展,开创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良性互动的新格局。舟山市樟州村抓住“千万工程”的契机,着手打造舟山市第一个小康渔村,在提升村容村貌的同时,激活了渔文化的时代价值。首先,推行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在此基础上,村庄走出了一条渔文旅融合的新道路,因地制宜建造小兰头特色民宿聚落,打造春泥书屋、渔俗馆等文化馆,开展渔事渔俗等特色活动,同时,建立红色教育基地,实现了从传统渔村到旅游热点地区的转变,推动美丽乡村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的转型。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两山”理念的提出,改变了浙江农村的生态环境、产业结构和村民的命运,浙江人民以实际行动点燃了“人不负青山,青山必不负人”的真理之光。二十多年来,这一理念历久弥新,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
2.2坚持因地制宜,实现特色发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毛泽东指出,“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6]在“千万工程”的实施中,浙江农村始终坚持“因地制宜、规划先行”的原则,充分挖掘村庄自身特色资源,突出村庄的比较优势,并强调对乡村文化和历史的传承,形成了“一村彰显一特色,一品诠释一风情,一景展现一风貌,一韵传承一文化,一魂凝聚一精神”的美丽乡村鲜活画卷。
浙江省在推进“千万工程”的过程中,一方面从各乡村所处的自然环境、所拥有的历史文化资源禀赋出发分类施策,另一方面,从乡村自身发展特有的规律出发,注重保留乡村的原始特色。横坎头村,坐落在余姚四明山这片充满革命历史的老区,曾是浙东抗日根据地的核心地带,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到横坎头村考察调研,鼓励横坎头村加快开发建设革命老区。之后,横坎头村锚定“红色旅游”,坚持红色引领,绿色发展,将旧址村民全部迁移,下大力气保护红色资源,同时对周边环境进行改造提升,完善配套设施,以红色资源赋能地方经济;湾底村位于宁波市鄞州区,“千万工程”启动之后,湾底村发挥地理优势,打造了天宫庄园、精品植物园等近郊旅游休闲项目,并投资建设了采摘智能温室和电子商务直播基地,实现了农旅一体化发展;庙桥村是著名作家三毛的祖籍地。以“三毛”文化元素为特色,村内建有三毛文化公园、三毛散文奖作家林、三毛散文奖展陈馆等文化阵地,吸引了大量游客。庙桥村还引进了文创集市、茶社等业态,将民居院落改造成特色书屋、特色民宿,进一步丰富了村庄产业。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定位村庄发展路径,实现特色发展,避免了千村一面,在充分利用各村特点的同时又兼顾了地方发展水平,改善了村民的生活质量,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对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3坚持民生导向,洞察农民需求
“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5]121“千万工程”就是提升农民生活水平的民生工程,在其持续实施20多年的实践中,都贯彻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民生导向,解决农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现实问题。
“千万工程”在推进过程中始终坚持为了农民、依靠农民、发展成果由农民共享。首先,直面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农村环境问题。在“千万工程”实施之前,浙江农村普遍存在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电镀、造纸、印染、铅蓄电池等产业的发展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也导致了水体污染、植被破坏、垃圾成堆,农村人居环境状况恶劣。对此,“千万工程”在实施之初,就将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环境整治工作的核心,全方位推进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完善农村道路、供水供电条件、厕所和垃圾处理设施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打造出宜居的乡村生态环境。其次,尊重农民在乡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2003年,当生态、绿色的发展理念在浙江广泛流传时,浙江余村人民就是否继续开矿召开村民代表会议,通过民主讨论和举手表决的方式,广泛征求村民意见,最终决定关闭矿山,全面发展农家乐,走生态富民之路。此外,关于农家乐管理条例、污水处理等方面的规定都综合了村民的意见和要求,农民的主体性作用得到发挥。再次,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广大农民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推动实现从“要我建设美丽乡村”到“我要建设美丽乡村”的转变。浙江德清在2014年推行农村垃圾分类,并创造“垃圾分类+绿色积分制”的模式,村民正确进行垃圾分类能够获得积分,并在“垃圾分类公益超市”兑换日常生活用品,随着科技的发展,德清县进一步引入AI智能识别系统,鼓励农户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此外,浙江推出“河长制”,并逐步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共治体系;杭州桐庐设立“池大爷”“塘大妈”等岗位;宁波宁海设有参与巡河的洋河长,从上至下凝聚起了乡村环境整治的合力。
群众口碑是检验工作成效的试金石。之江大地上,广大农村群众对“千万工程”由衷拥护,“千万工程”被当地村民称赞为“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党和政府为农民办的最受欢迎、最为受益的一件实事。”[7]
2.4坚持循序渐进,强化战略规划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实干促振兴,遵循乡村发展规律,规划先行,分类推进,加大投入,扎实苦干,推动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8]19“千万工程”自提出之后,自身的内涵也在随着浙江乡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不断丰富拓展,同时在实施过程中尤其强调规划的重要性,主张“七分力量抓规划,三分力量搞建设”,充分重视规划,强化整体统筹。
坚持实事求是不仅仅体现在学习“千万工程”的过程中,更体现在其20多年的实践中。20多年来,浙江省实施“千万工程”始终瞄准目标不动摇,每5年出台一个行动计划,每个阶段都有重点解决的问题和方案,不断丰富“千万工程”的内涵,循序渐进,久久为功。从演化历程来看,“千万工程”经历了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的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不仅体现了其内涵不断深化、外延不断扩展和成果不断放大的特点,也体现了“千万工程”循序渐进的推进过程。2003年到2010年是“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第一阶段,面对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千万工程”从解决人民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入手,着重整治人居环境,为乡村居民创造干净整洁的生存环境,推动环境变革触发生态变革。2011年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千村精品、万村美丽”的第二阶段,在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的条件下,要进一步深化生态变革,创造生态宜居的环境,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2021年,“千万工程”建设进入“千村未来、万村共富”的第三阶段,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将美丽风景转化成美丽经济,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这一阶段也因此被人们称为中国式现代化在“三农”领域的首次探索。
“千万工程”的渐进发展过程,不仅改变了乡村的面貌和环境,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成功的实践范例和经验借鉴,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政策推行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3、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实践路径
浙江作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在实施“千万工程”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成功经验,不仅造就了浙江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浙江千万农民群众,更为当前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样板。尽管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区的发展条件千差万别,简单照搬先进地区发展经验的做法不可取,但仍可以总结具有普遍性的一般经验以指导其他地区的和美乡村建设。
3.1以绿色理念为引领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9]“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新时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引。在实施“千万工程”的过程中,浙江农村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探索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道路。
“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10]深入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要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升到战略高度,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坚守生态与发展两条底线。一是推动形成农村绿色生活方式。加强环保教育和宣传,引导群众树立绿色健康的生活观念,形成绿色消费观念和习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要考虑环保因素,通过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推广垃圾分类等,为农民践行绿色生活提供便利条件。二是推动建立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加大对绿色农业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广节水灌溉、精准施肥等环保型农业技术,建立农业废弃物回收和处理系统,防止废弃物对环境造成污染。三是推动乡村产业生态化发展。产业生态化,重点是生态化,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推动乡村地区产业生态化,要推广清洁生产,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提高产品的环保性能;加强资源循环利用,实现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加强对产业生态化发展的监督和管理。
3.2以实际情况为基础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要注重地域特色,尊重文化差异,以多样化为美,把挖掘原生态村居风貌和引入现代元素结合起来。”[8]114总结推行“千万工程”的成功经验,其中不可忽视的一条就是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制定发展策略。
新时代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首先要立足本地资源,制定发展计划。地方特色资源是一个地区相对于其他地区的比较优势,是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方面。要充分了解并挖掘本地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人力资源等,就地取材,打造地方特色,水资源丰富的乡村可以发展水产养殖业,山区可以发展林果业,还有一些历史文化村庄可以依托名人的影响力,发展特色旅游和文化产业,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计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确保特色发展的有序进行。其次,以“千万工程”经验引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不能超越农村地区的发展阶段。中国国土面积之大,决定了各地的发展条件千差万别,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经济水平、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等都存在较大差异,不能用一个标准来衡量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成效,而要完整全面的了解实际情况、精准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为不同的乡村制定差异化的发展计划。
3.3以人民群众为主体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5]50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初起就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党的根本宗旨。新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以满足农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为引领,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
“乡村振兴不要搞大拆大建,防止乡村景观城市化、西洋化,要多听农民呼声,多从农民角度思考。”[8]114当前很多地区的乡村建设依然脱离农民,广大农民在乡村建设的过程中缺乏应有的参与权和表达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首先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调动农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群众参与是我党群众路线的基本准绳和法宝,是做好乡村公共事务和社区公共产品治理不可或缺的力量。”[11]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选择,鼓励农民参与决策和规划,增强农民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此外政府要加强宣传教育,让农民了解到参与乡村建设的重要性;建立激励机制,制定优惠政策、提供资金支持等方式,激励农民参与乡村建设;建立合作组织,鼓励农民自发组织或者加入相关的合作组织,通过集体行动来参与乡村建设。其次,要维护农民的权益,切实满足农民的需求。农民是村庄的主体,农民的满意度是衡量乡村建设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要坚持人民至上,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深入了解农民的实际需求,积极采纳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确保乡村建设的每一项举措都能贴近农民的生活实际,真正解决农民面临的问题,从而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推动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3.4以长效机制为保障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千万工程”循序渐进的推进过程与强化统筹的战略眼光是其造就万千美丽乡村的关键。当前,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也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必须做好战略规划,建立长效机制,稳扎稳打、久久为功,确保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建立学习“千万工程”经验的长效机制。在实施“千万工程”之前,浙江省已经是中国较为繁荣的省份之一,然而,从农村“脏乱差”转变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浙江省也用了超过二十年的时间。因此,以“千万工程”的经验指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要把其当作一项长远战略任务,稳步推进,明确学习目标,强化激励机制,根据学习效果不断调整优化学习机制,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其次,做好顶层设计,注重长期利益。“千万工程”在启动之初进行顶层设计时就高度重视长远利益,以环境改善为重点,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子孙后代留住绿水青山。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同样不能仅仅追求短期的成效,各地政府要具备战略眼光,树立长远发展的政绩观,在改善乡村生态环境、优化乡村产业结构、传承与发展乡村文化等方面下功夫。最后,在深刻把握乡村动态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坚持长期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相结合。“千万工程”二十多年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自身的重点任务,通过多次迭代行升级逐步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制定阶段性目标,由点及面,从农民反映最强烈的现实问题入手,确保每一步都稳健有力。
4、结束语
浙江“千万工程”,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乡村基层先行探索的典型范例,不仅实现了浙江美丽生态的新蝶变,催生了美丽经济的新产业,探索了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机制,也为我国其他地区推进乡村建设提供了有益经验。面向未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可参考“千万工程”的经验:坚持绿色理念,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制定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坚持稳扎稳打,建立健全乡村发展的长效机制。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来源:《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