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将绿色发展理念植入党员干部的心

[ 作者:刘厚廷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3-12 录入:王惠敏 ]

三月是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时节,是生机勃发、埋头苦干的季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就是要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走中国式的绿色发展道路。3月12日是植树节,这是一个为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的节日,也是将绿色发展理念植入人心的节日,党员干部更应是绿色发展理念的先行者。

十九大报告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其中,将“美丽”纳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涵,有利于加快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离不开“绿色”二字。历经55年建设发展,塞罕坝从荒漠沙地,变成了“绿色明珠”,不仅成为一道坚实的生态屏障,每年为京津地区涵养水源、净化水体1.37亿立方米,固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5万吨……还通过发展绿色产业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塞罕坝成为绿色发展理念践行到底的成功范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是要让党员干部带头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因为只有尊重自然规律、生态规律,才能使人类文明健康地发展。党员干部要贯彻生态建设新要求,强化绿色发展理念,率先垂范、带头行动,发扬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精神,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贯彻落实好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日前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功成不必在我”的金句良言。而绿色发展理念要得以实现,就必须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绿色”是相当长历史时期的艰巨任务,需要靠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大众共同奋斗、火炬接力、前赴后继才能走向辉煌的目标,绝非哪一代人可以独立完成的事业。

绿色发展从来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要经过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积累,才能有些许成效,这无不考验着党员干部的耐心与毅力。唯有将绿色发展理念植入党员干部的心,才能确保一代代党员干部久久为功、持续发力。要有短时间内看不到成果,但却为长期发展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条件的精神,像接力赛一样,一棒一棒接着干下去,才是绿色发展能够持续的关键。

(作者单位:四川省江安县桐梓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