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黄建波:管好用好“移民和扶贫蛋糕”迫在眉睫

[ 作者:黄建波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5-13 录入:实习编辑 ]

人民网北京5月9日电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江西省上饶市某村村支书朱新荣捏造身份侵吞"移民蛋糕",7年套取44.6万元,被给予开除党籍处分,其涉嫌违法问题移送司法机关处理。(5月10日,人民网)

俗话说:“世间没有后悔药”,虽然朱新荣事后意识到了自己所作所为的严重错误,但已于事无补。他的行为不仅辜负了组织和群众的信任,而且枉费了组织的细心培养,只能接受惩罚。

我们不得不说的是,朱新荣年轻时候的奋斗历程值得青年干部们学习,在工作上迎难而上,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发展产业,正是因为他的付出和努力,得到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才走上了领导岗位。朱新荣与落马的“老虎”“苍蝇”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因为私欲打起自己的小算盘,谋划自己的“小九九”,被自己的私欲左右了,因此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众所周知,移民资金是帮助水库移民解决生产生活的救命钱,然而朱新荣却将人民的疾苦抛诸脑后,通过多次伪造会议记录等方式骗取移民资金,虽说金额不大,但这都是移民群众的安家费、救命钱,性质十分恶劣,必须法律的严惩。

贪图享乐、私欲膨胀、思想滑坡,往往是干部走上犯罪道路的开始。自己在思想上出现了“异常”,精神缺钙,自己的私欲慢慢侵蚀了为人民服务的满腔热情,慢慢地变得自私,一次“偷吃”成功,便心存侥幸,肆无忌惮的为所欲为,就这样一步一步走向犯罪的深渊。

扶贫资金、移民资金等项目经费本应是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重要资金,然而这部分经费却在前往群众的家中被人半道“劫走”,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干部思想放松,缺少为民服务的精神之钙;二是扶贫、移民等项目监管错位、缺位、失位所致,这些项目都是专项经费,为何这些经费的资料能够轻而易举的骗过监管部门呢?值得我们深思;三是扶贫、移民项目经费使用情况不透明、不公开所致,假如是公开透明、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的,想必项目经费被劫就不会发生了。

所以我们要将项目经费用好用活,就必须加强党性修养,强化为民服务宗旨,建立健全规范项目经费监管使用机制,只有这样,至始至终的让项目经费在阳光下运行,才能确保每一笔经费都能惠民利民。

作者单位:中共北川羌族自治县委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