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我国金融改革不断推进,但农村金融依旧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相对于传统金融业,互联网金融凭借多重优势,填补了大量农村金融服务的空白,更被视为下一个蓝海。
除了京东、蚂蚁金服这样的“大块头”,一些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创业机构,也将目标瞄准广阔的农村市场。
专家和业内人士表示,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把普惠金融写入党的决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度提及基于普惠金融的发展,让农村金融再升温。而不少互联网金融机构下沉至农村地区,正是意识到农村家庭金融服务将是未来竞争的关键点。
互金领域新焦点
2015年底,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嵘曾表示,在中国农村,16.8%的人认为需要钱,56.8%的人表示资金很紧张,而农户认为农村贷款不便利的占69.6%。分析人士认为,我国的农村金融潜力巨大。
就在前不久,蚂蚁金服单独成立了农村金融事业部,并称将通过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云计算和大数据思想,推动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另外,蚂蚁金服宣布启动“千县万亿”计划,为县域经济和居民生活的“互联网+”提供推进器。
另一家国资系互联网金融平台——首创金服也宣布要围绕核心的产业链去做农业金融服务。首创金服执行总经理岳明介绍,“2015年3月,国家出台了‘全国33个县市区试点农村土地流转’办法。在北京大兴区,首创金服将进行农村土地流转的创新融资尝试。只要农村土地这一要素能够盘活,农民及各类经济组织,都会分享这一红利。”与此同时,在环保领域,首创金服即将推出绿色金融产品;在基础设施以及房地产领域,金服也将推出众多优质资产,以保护投资者权益。
国内最早涉及土地经营权抵押项目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沐金农,则准备在贷款额度、利率、审批流程等方面不断进行完善,拓宽业务范围和服务领域,促进“三农”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12月底,涉及农村金融业务的P2P网贷平台超过35家,其中专门从事农村金融业务的P2P网贷平台达23家。翼龙贷、希望金融、农发贷、宜农贷、广州e贷等多家P2P平台均已抢滩驻
农村金融的现状
针对现在兴起的互联网金融,有媒体调查显示多数受访农民表示他们仅仅是“知道有这么回事”。因为在农民心目中,实实在在的银行才是最安全的。
今年4月份,上海财经大学公布了针对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中的30个县域的农村基础金融服务覆盖与使用的调查结果。报告显示,农村居民对传统金融服务依赖度较高,近七成的受访者对互联网金融说“不”。
现在的现状有两个较为突出的方面。
一方面,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面对当前农村金融供给不足、供需矛盾的事实,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市场确实很大。
另一方面,看似“前景广阔”的互联网金融当前仍难以真正在农村扎下根。因为这是一个新的领域,农民和互联网金融平台都面临着风险的挑战。
在以前,农民贷款的症结被简单的认为是产权制度上的缺陷导致的,这导致农民无物可抵押,无信做担保。其实真实情况并不是这么简单。
目前农村的主要财产是土地、林地和房屋等,基于当前农村土地性质,土地无法在银行获得抵押贷款。针对此问题,在2014年,国务院下发《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创新农村抵押担保方式”,土地、林地、房屋等均列入试点抵押或扩大规模之列。但这并没有缓解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因为真正需要贷款的农民,更大的问题还在于传统银行的制度安排。
一名河北农村信用社人士曾经表示,农民抵押贷款是小额,像林权和土地承包权面临评估的难题,“农民贷几万也需要贷款百万级的风控和管理人员,银行会考虑到成本问题。抵押贷款操作空间有限。”
其实,在贷款的具体流程上,就算是当前被寄予厚望的互联网金融,也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目前多数涉农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也并不是直接对接农户,而是与当地加盟商或小贷公司合作,而有的则是直接对接农企,省去部分中间环节。同时,农企对于资金的有效利用率好于一般农户,并且农企贷能更好的控制风险,如果再能控制好该核心企业上下游,从平台的角度,比单独放款给农户更为安全。
P2P最伟大的创新就是在于实现了投资人和贷款人的直接交易,减低了资本流动的成本。而当前互联网金融在农村金融的表现上因为考虑到风险问题,互金平台鲜有直接贷款给农户的情况。可见P2P平台也没能从根本上的解决农村融资难的问题。
如何在广袤的农村普及互联网金融,以及走完直接融资的“最后的一公里”,这是业界亟待解决的难题。
农村金融还需系统建设
让互联网金融能真正服务于三农?还需要正视下面几大痛点。
第一,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和普及程度不高,农村需要先普及互联网,才会有互联网金融的市场机会。
第二,农村千差万别,大量资产无法有效获取。不管是社区场景还是供应链场景,或是互联网B2B等场景,对于农村金融体系的资产获取都相对困难,不易获取相应的资产资金管理体系。
第三,农业生产、农产品行情受各种因素影响大,农业资金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和不稳定性。
第四,农民信用数据缺乏,风险防范难以把控。
想要以互联网金融切入,开拓出农村金融的天地,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攻克痛点:
第一,互联网金融平台,自身要做好风控,对农村金融市场可能出现的网络设施基础建设不足、信用体系基础缺乏、坏账率高发等风险做好应对与防范。仔细研究市场,提高农村互联网金融的服务水平。
第二,宏观层面,国家要继续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如加强基础设施、宣传推广等方面,让农民逐渐改变观念。只有农民打心眼里认可了,互联网金融才能在农村打开局面。
第三,制度的顶层设计上,政策监管方面要跟上。互联网金融已被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可见其重要性,但监管这块过去一直是相对滞后的,现在亟须补上这块短板。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金评媒(头条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