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破解“农民工少体检”需公共政策兜底

[ 作者:大河网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1-18 录入:7 ]
    当农民工群体不再成为被忽略被歧视的群体时,他们的体检权、就医权才不会成为社会最大的短板。      ----堂吉伟德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城镇居民都有体检的意识,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也将体检列为职工福利,有的甚至一年体检两次。此外,中小学、大学生也会参加学校组织的体检。而长年从事最累、最脏甚至最危险工作的农民工群体,却是从不做体检的人群之一。”(据《人民日报》)

  农民工为什么少体检?其间的原因在于,一是心中没有这个意识;二是成本太高不愿花钱;三是制度的救济力度不够,农民工成为被遗忘的群体。按照现行的新农合医保政策,异地报销不仅渠道不畅,手续繁琐,而且分级诊疗下报销的比例太低,成本太高而不划算。

  当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长期“重医轻防”的理念下,体检并未能成为优先政策设计。有专家学者调查发现,从临床实践测算,在疾病预防上每投入1分钱,就可在后期治疗上节约9元钱。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电力开发公司总经理孙丹萍调查发现,有近20%的人体检并不规律,很多人不舍得花钱定期体检,往往导致小病熬成大病,甚至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她建议发挥医保作用,用35年时间,逐步将体检纳入医保,实现全民体检。

  在这方面,一些发达国家做得很好,建立了可持续和常态化的全民免费体检,如公共财政优先预算一笔体检费用,让每个人都有体检的机会。某些国家甚至采取强制体检,以确保政策得到更为有效的落实。在国内,一些地方也尝试了由公共财政出资,实行全民或者特殊群体的体检,比如组织农民工群体中的建筑工,到医院集中进行体检。不过这些大多属于临时性措施,有了第一次未必有第二次,再加上所涉对象的流动性太大,无法做到普惠与兼顾。

  在国内,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的体检开展得很好,绝大多数单位将其作为一项福利,并定期组织给予实施。要想让农民工和他们一样享受体检这些福利待遇,需要公共财政来兜底,比如将体检费用纳入所有参保人员的医保范围;二是要对农民工群体给予重点照顾,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共享。同时,为了鼓励企业组织农民工进行体检,也需要出台政策鼓励和经济处罚的方式,让用人单位尽到第一责任人的职责。

  农民工群体数量庞大,是体力劳动者的最大群体,在工业以及城市服务业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民工没有体检的福利和权利,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的。要想实现“公共政策为农民工体检兜底”这个目标,还要从提高整个社会对农民工的正确认识开始,只有当农民工们不再成为被忽略被歧视的群体时,农民工的体检权、就医权才不会成为社会最大的短板。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大河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