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陈文胜新著《中国乡村何以兴》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战略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一项具有全局性、长远性、挑战性的系统工程,必须科学把握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规律,立足中国国情农情扎实推进,需要理论与实践工作者不断深入探索。陈文胜教授所著新书《中国乡村何以兴》,站在全局高度,坚持历史视野与问题导向,深入研究乡村振兴的方向、路径与制度,为中国乡村“振兴什么”与“如何振兴”提供了有益启迪,是乡村振兴前沿研究的重要成果。
在历史视野中把握乡村现代化趋向。中国现代化百年进程中,一直致力于推动传统的农耕社会转向工商社会,传统的农业文明转为工业文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自主探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快推进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该书把对乡村振兴的分析融入到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伟大的进程中,以历史视野、全局思维分析乡村振兴的趋势,科学把握了乡村振兴作为国家战略的方向。
在城乡结构中分析乡村振兴进路。城乡二元结构是个历史问题,中国的乡村问题从根源上都和城乡二元结构有关。中国的“三农”问题不是乡村本身的问题,更不是农民的问题,而是城乡结构互动拉扯中的问题。乡村振兴的根本前提是要减少农民,大量的90后、00后新生代农民工要进入城市并深度融入城市,这是历史大潮。但在当前的城乡二元结构下,大量农民工又可能融不进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就是,城市大门要向农村打开,农村大门要向城市打开,城市的要素可以自由流动到乡村,有意愿、有能力的农民能深度融入城市,从而由城乡二元分治走向城乡一体。该书把乡村振兴置于城乡关系发展的大趋势中分析,提出要留给农民退路,不能以牺牲乡村为代价来获得城市的孤独繁荣,从根本上把握住了乡村振兴的现实特征与未来进路。
以农民为中心探讨乡村振兴制度安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坚守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充分体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来说就是要坚持以农民为中心。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广大农民为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为中国的粮食安全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所以我们一定要感恩农民。该书始终把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核心要求,提出要站在农民立场来考虑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在分析相关制度时突出强调保障农民权益、尊重农民意愿,这不仅充分体现了作者的“三农”情怀,也抓住了“谁来振兴”乡村问题的关键。
把多元共治作为乡村治理基本要求。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在基层治理中,很多地方有自己的创新,如深圳提出“一核多元”治理模式,“一核”就是党组织建设,“多元”是企事业单位、各类自治组织及居民群众。成都提出“一核三治” 基层治理模式,“一核”是党的领导核心,“三治”是自治、法治、德治。这些都是基层治理的有益探索。推进乡村组织振兴,加强乡村治理,核心是做到党政统合、多方参与、协同治理。党中央提出建构党委决策、政府负责、社会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民主协商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形成协同治理机制。该书分析了乡村治理“内卷化”的问题,提出把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作为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探讨了推动治理重心和资源向乡村下沉,构建乡村多元治理体系的路径,为推进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把乡村精神作为乡村共同体建设根基。乡村精神和传统文化紧密关联,传统的礼治秩序与守望相助、患难相扶的乡风民风是乡村共同体的魂。传统的那一套自治、民治体系,是低成本的治理,对今天的乡村治理仍具有参考价值。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乡村,乡村文化是中国文化之根、之魂。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与力量,把传统文化和乡村振兴、现代化结合起来,推动乡村精神和现代化的精神结合,推动乡村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该书探讨了推进乡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对接的乡村文化兴盛之路,提出要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怀敬畏之心,找到了乡村共同体建设的根本支撑,为传承与发扬乡村精神,不断增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探索了有效途径。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国家治理研究”项目首席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国乡村发现转自: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07期)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