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沈德良:为乡村振兴预留人才绿色通道

[ 作者:沈德良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5-23 录入:王惠敏 ]

与其他城市的人才争夺战有所不同,湖南“芙蓉人才行动计划”特地为农村开辟了一条“引人才入乡”的绿色通道:加强农村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将是重点支持的领域。

全面建成小康,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建设新农村,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等事关农村长久发展的关键环节、关键领域,都离不开人才的智力支撑与引领。

但现实的语境下,“三农”问题的瓶颈,归根到底是人才缺乏。长期以来,广大乡村是一块人才净流出地:送出去的大学生绝大多数留在城市,但凡有点能力的人也把家搬到了城里,留下的是一支难堪乡村振兴大任的“386199部队”。

眼下,许多大城市都在抢人才,推出的落户条件一个比一个优越。重视人才,无疑是好现象。但是,从媒体报道来看,这些“争抢人才”的区域都集中在中心大城市,同样缺乏人才、急需人才的农村,很难从这场人才争抢中分得一份红利。

农业产业周期长、投入风险大、投入产出比低、生活条件简陋艰苦,在引进人才问题上,即便再偏远的三四线城市,也拥有着对乡村构成“绝对碾压”的优势。有人断言,随着进城落户的门槛越来越低,将进一步逼仄农村原本狭窄的人才流入通道,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队伍,面临着新的挑战。

“芙蓉人才行动计划”专门将“农村基层人才建设”作为单列,围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鼓励、支持专业技术人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扶贫、扶智、扶业。由此不难看出湖南决策层对农村人才的高度重视,以及对新一轮人才流动大潮可能给农村带来负面冲击的提前预警。

事实上,这项人才新政实施近半年来,湖南省委组织部、省科技厅牵头,围绕“支持专业技术人员到农村扶贫、扶智、扶业”,为全省51个贫困县组建了51支由科技副县长担任团长、5名以上实用型技术专家组成的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推动省市县三级选派科技特派员近5000名,确保“每个贫困县有一个专家服务团,每个贫困村有一名科级特派员”。

无数事实证明,“村里有个‘科技明白人’,等于有个‘活财神’。”对于各类涉农人才而言,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应当是大有作为的。可以预见,“芙蓉计划”预留的绿色通道,将为湖南广大农村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甘露。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红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