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徐长玉: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作者:徐长玉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2-02 录入:吴玲香 ]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来的。其目的在于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确保2020年、2035年和2050年,我国城乡一道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基本和全面实现现代化。

历史是一面镜子。为了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有必要对以往开展的各项农村工作进行一次总结和反思,以“照亮”即将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使之少走弯路,科学推进。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响应中央号召,陕甘宁等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相继开展了“村村通”、新农村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小城镇建设和美丽农村建设等工作。这些工作为解决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三农”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成绩应予肯定。但教训也是深刻的:今天,只要我们到农村去,就不难发现,一些漂亮的希望小学荒草丛生,崭新的庄院和新型社区荒无人烟,村委会大院门可罗雀,院内的卫生室、调节室、图书室、治安室灰土满面……这虽不是普遍现象,但也不是个案。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没有充分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实际出发。2、缺乏科学论证和长远规划。3、没有遵循城镇化规律。4、不适当地强调了农民住房问题的重要性,忽视了产业振兴这个重点。5、农村改革步履缓慢。

基于此,本文结合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几点对策建议:

1、准确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含义。战略是管长期的。从时间上看,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从现在开始一直延伸到本世纪中叶的长期战略,而不是短期的政治运动。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要循序渐进,而不能急躁冒进,急于求成。从空间上看,乡村振兴实质上是农村振兴。在我国,通常县以下都是农村,这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更为确切。这就要求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不能囿于对“乡村”的字面理解,只强调村和乡的振兴,而应把县区政府所在地也纳入振兴范围。从内容看,乡村振兴实质上是农村的全面振兴。因此,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乡村振兴既应包括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振兴,又应包括农村治理体系创新和生态文明进步。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不能只重视农村的经济建设,而忽视了农村的社会、文化、政治和生态建设。

2、尊重实际,遵循规律。所谓尊重实际,就是要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一定要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区情出发,不能教条地落实中央相关规划和政策;所谓遵循规律,就是要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一定要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办事,不能不切实际地吊高老百姓的胃口,迎合少数群众的自然经济观念和小生产心理。

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区情看,农村多以山岭村为主,村庄规模小,村内农户居住分散,村与村之间距离远。而乡镇和县城规模同样偏小,分别相当于南方的村庄和乡镇。农民进城的积极性高涨,目前城镇化率已达60%-7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看,城镇化是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的内在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只能适应,不能违背。

考虑到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农村的实际,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农民的城镇化水平还将继续提高。因为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广大农民来说,主要问题不是住房、洗澡和上厕所问题,而是其子女的教育问题、就业问题和前途问题,以及自身的看病问题。这些问题,在城镇比在村庄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毕竟县城比乡镇好,乡镇比村庄好。从这个意义上说,即便把农村修得像宫殿,也阻挡不住农民进城的步伐。所以,可以预期,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未来必将继续出现更多的空心村和废弃村。这就启示我们,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乡村振兴之路,一定要以小城镇、县城建设为重点,而不能以自然村为重点,更不能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演变为新一轮农村房地产建设运动。

3、规划先行,从长计议。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定要坚持规划引领原则,制定出一个既符合中央精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又能够指导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农村未来较长时期发展的乡村振兴规划,对村庄、社区、乡镇和县城进行科学布局,对农村基础设施进行综合安排,对农村产业结构予以周密部署。规划做好后,务必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确保取得理想的效果。

4、产业为重,基础跟进。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是产业振兴,产业振兴最重要的是农村基础设施的跟进。苹果、核桃、仁用杏、红枣等产业目前已经成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农业的支柱产业,小杂粮、大棚菜、草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乡村旅游也是效果较好的产业。这些产业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都应得到继续发展。 

农民大量进城,农业产业由谁来经营?这个问题需要重新认识。传统农业,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是融为一体的,即“干在哪里,住在那里”。现代农业,由于交通和信息条件的改善,生产和生活完全可以分离,即“干在农村,住在城镇”。可喜的是,这种生产和生活方式目前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部分农村已经初露端倪。政府应该做的是,进一步改善发展农业生产所需的各种基础设施,并降低农民在城镇居住的成本,而不是恢复重建各个村庄,并为所有村庄配备学校、医院、图书室和养老院。

5、科教为本,改革是魂。乡村产业的振兴,要以农业科技进步为抓手,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以农业龙头企业为载体,以为农业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保障。为此,政府需要更加重视农业科技进步和教育,并进行一系列改革:如增加政府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普及推广,重视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对城乡市场体系的培育等。

需要指出的是,政府实行的一切旨在推进乡村振兴的改革,都要以尊重农民的家庭经营自主权和农民意愿为前提,千万不要以壮大集体经济和发展规模经济为由,以组建股份合作制农业经营主体为名,重行变相剥夺农民对集体土地的承包权,重新强化乡村干部对农民生产生活的干预和指挥,重蹈人民公社社队集体经营的覆辙。

(作者简介:徐长玉,延安大学图书馆馆长,教授,经济学博士)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