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李养田:如何创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 作者:李养田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8-23 录入:吴玲香 ]

如何创建

2017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以规模化种养基地为基础,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建设“生产+加工+科技”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发挥技术集成、产业融合、创业平台、核心辐射等功能作用。深入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程,支持建设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我们的解读

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突出亮点。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作出重要部署,必将推动正在蓬勃发展的农村三产深度融合,在广袤田野上异军突起。

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需求结构升级,人们对农产品品种、品质、品位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等需求呈井喷式增长态势。在此背景下,抓好农村三产融合这件事,就抓住了改善农业供给、拓展农业功能、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牛鼻子”。

必要性

我国农业技术、管理和物资装备水平都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解决“三农”难题完全具备条件。当前的问题在于涉及面太大,而农民的平均收入只有城市居民收入的1/3左右,很难有能力改善现代技术管理装备。而政府又不能包办,导致再好的现代化技术、信息化管理都无法推广开来,基础设施建设也跟不上去。

如果农村没有新的产业,农民只有往城市里跑,甚至很多出身农村的大学生也都离开农村走向城市。所以,关键是三产要融合发展,建立新的大农业产业,而这里面最重要的是农民增收问题。三产融合,让农民得到第二、第三产业的附加值,便有了改善技术、管理和装备的资本。

对策措施

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着眼于做大做强乡村旅游产业。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和产品,打造各类主题乡村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线路,发展富有乡村特色的民宿和养生养老基地。

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工流通企业与电商企业全面对接融合,加快建立健全适应农产品电商发展的标准体系,加强农产品产地预冷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着力解决从村到乡镇物流配送的“最初一公里”问题。

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必须打造有效的载体和平台。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区、返乡创业园是集聚资金、科技、人才、项目的重要平台,要充分利用这些园区发展休闲旅游、农产品加工和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

三产融合是促进农业现代化的主要途径,有助于提升农业增收效益,提高农民收入。而让农民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居主体地位,分得更多的利益,是推进产业融合的关键。

在当前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下,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日益显著,对于创新创业以及农民农业增收的作用也在日益凸显。数据显示,目前80%以上返乡下乡创业人员创办的企业,涉及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和产业融合,主要体现在农村电商、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项目上。

未来将以示范园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样板和平台载体,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力争到2020年建成300个融合特色鲜明、产业集聚发展、配套服务完善、组织管理高效的示范园。

(作者简介:李养田,旅游业专家,社会学家,SinoCann加中二十一世纪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美丽风景旅游规划设计院院长,《凤凰新媒体》旅游专栏撰稿人,《中国旅游观察》专栏作家,《中华民宿》撰稿人)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美丽风景旅游规划设计院(微信公众号)2017-08-23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