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美方拟提高对中国2000亿美元输美产品征税税率,商务部新闻发言人8月2日发表谈话时指出,坏事可以变成好事,挑战可以转化为机遇,我们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充满信心。发言人这句话内涵很丰富,体现了中国人的哲学智慧,符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对于农业而言,中国需要把中美贸易战这件坏事变成好事,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大力推动农业的变革与发展。
贸易战给中国农业敲响了警钟
贸易战爆发之前,我国连续14年粮食丰收,口粮安全有了可靠保障,粮食库存充足。然而,一好遮百丑,人们因此误以为我国农业已经很强,粮食已经无忧。直到这次中美爆发贸易战,人们才如梦初醒,原来我们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每年却要从美国、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进口大量的水产品、乳制品、牛肉猪肉、蔬菜水果、谷物棉花等农产品。2017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达到2013.9亿美元,其中出口755.3亿美元,增长3.5%;进口1258.6亿美元,增长12.8%;贸易逆差503.3亿美元,增长30.4%。可见农产品进口规模在不断增长,贸易逆差也在大幅扩大。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粮食缺口将达到1亿吨以上,中国将成为农产品的纯进口国。在国际贸易正常的情况下,我国能顺利从国外购买到需要的农产品,保障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需要。但这次中美贸易战给我们敲了一记警钟,一旦国际局势发生变化,我们大量依赖进口的农产品要么会被禁售禁运,要么会被大幅增加关税,从而影响社会安定和人民生活,甚至导致国家处于一个危险的境地。因此,这次贸易战对农业来说也许是件“好事”,它让我国农业长期以来存在的“结构不优、质量不高、供给不足、成本不低、流通不畅”等弊病暴露无遗。面对贸易战的严峻形势,解决农业弊病的工作必须打破原来的节奏和部署,时间要提前,力度要加大,措施要更硬,政策要更活,争取早日取得实效。
贸易战带给我们关于农业的反思
这次贸易战,使得我们有机会对比国内、国际农业生产的现状,反思我们农业发展的短板和弱项,知耻后勇,亡羊补牢,为我们加大农业改革的力度,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首先,我国农产品存在结构性矛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国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经从数量不足转向了结构性矛盾。尽管我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主粮年年丰收,但我国在大豆、棉花、乳制品、牛肉猪肉、水果等方面产业规模偏小、缺口很大,使得我们不得不从美国、巴西等国家大量进口。
其次,我国部分农产品质量不高。有些农产品虽然在我国大量生产,但由于质量不高,在市场上销售困难,导致这些农产品的种植面积逐年减少、生产规模逐年降低。以大豆为例,国外的转基因大豆比国内的非转基因大豆含油量高2~3个百分点,而且品质均衡,因此我国每年都要花费大量的外汇从国外进口大豆,而国产大豆却卖不动,很多原来种植大豆的农民转而改种其他作物。
再次,我国部分农产品价格偏高。由于我国农业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加之机械化程度不高、农业科技落后、生产效率不高,导致国内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大大高出美国、巴西等国的生产成本,以致价格比国际市场高出30%到50%。例如大米国际价格是3000元/吨,中国政府收储价是3900元/吨,棉花国际价格是14000元/吨,中国政府收储价是19000元/吨。这一状况导致我国农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缺乏竞争优势,多数企业会选择从国外进口自己需要的农产品。
再其次,我国农业产业链竞争力不强。现代农业竞争,已由产品之间的竞争,转为产业链之间的竞争。欧美国家的农业产业链建立时间早、发展较完善、智慧程度高,反观我国农业产业链,组织化和一体化程度较低,利益联结和分配机制不完善,加工链总体较短,价值链延伸不足,服务链发展滞后,功能链刚刚起步。农业产业链的不完善和欠发达,制约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降低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
贸易战给中国农业带来发展机遇
我国多次声明,我们不想打贸易战,但是我们也不怕打贸易战。中美贸易战对中国农业来说并不可怕,反而可以使我们在反思教训的同时,加大农业改革的力度和速度,实现农业在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
一是借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在贸易战之前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中美贸易战的爆发,使得乡村振兴的战略意义更加凸显。今年5月,我国出台《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部署了若干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农业必将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当前,中美贸易战进入一个更加激烈的阶段,我们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扩大农村这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壮大农业这个基础性的战略产业,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冲中美贸易战带来的负面影响,推动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二是借机大力推动农业农村改革。贸易战进一步凸显了我国农业农村改革的紧迫性,我们要变挑战为机遇,加快农业农村改革的步伐,以改革求生存,以改革求发展。当前,农村改革的重点是土地制度的改革、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的改革、农村金融制度的改革、农业补贴制度的改革,等等。
三是借机大力发展农业科学技术。贸易战对于我们加快农业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国产农业装备的推广是一个很好的机会。针对我国农业科技落后的现状,我们要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工作,尤其是在新品种培育、农业耕作技术、农业机械装备、智慧农业等方面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农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我国农产品的竞争优势。
四是借机大力完善农业产业链。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产业链构建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推进加工链、价值链、创新链、供应链、服务链的重构和功能升级,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上中下游一体,实现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共享均衡利润,按照“壮大主体,培育载体,提升水平,强化支撑”的思路加快提升农业全产业链的市场竞争力。
(作者系吉首大学副校长、“湖南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