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百强县:至少4机构在做,有的上榜需交钱

[ 作者:任志方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7-29 录入:吴玲香 ]

近日,一份名为县域经济100的榜单出现在网上,被不少网站转载,榜单出处为工信部所属的赛迪公司。这样的榜单并不鲜见,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有多个机构都曾发布过不同版本的百强县榜单,有的名单中还出现了国家级贫困县。

近四年每年都有新机构发布榜单

1991年开始,国家统计局连续多年对县域的社会经济综合发展进行测算,这就是每年一届的全国百强县评比。

2007年以后,在国家统计局的百强县评比取消后,中郡所的百强县名单取而代之2011,该机构发布的三个不同地区的百强县名单,曾有17国贫县入围,导致舆论对其名单权威性产生过广泛质疑。

中国社科院也发布过类似的百强县排行榜,名为中国中小城市百强实力排行榜。2013年、2014年这份榜单的名称为《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2015年为《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5》。

此外,2015,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指导,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人民邮电出版社联合发布的《2015年中国工业发展报告》中,也首次发布了2014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名单。

而今年725日发布的这份百强县榜单,名为县域经济百强”,发布机构为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该公司网站介绍,为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属科研事业单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集团)分支单位。

不同的榜单中,百强县的排名差异也很大。在赛迪公司首次发布的名单上,前五名为昆山、江阴、张家港、常熟、石狮,排名前十的县除出自江浙两省外,还有福建。社科院的2015百强县版本中,昆山、江阴、常熟、张家港、义乌排名前五,江苏尽揽前三名,长三角独享竞争力百强县()10,苏浙两省竞争力百强县()近半数;2015年中郡所的百强县版本中,前五名为江阴、昆山、张家港、常熟和太仓,排名前十的县出自江苏、浙江、福建、湖南、山东五省。

对于这些不同的榜单,入选的百强县反应也不同,一些地方媒体的网站上会进行报道,有的地方高调发通稿,庆祝在百强县评选中榜上有名。而有些县市官方对是否入选百强并不关心,在当地政府的网站上也很难找到相关信息。

不是业内人士很难看出报告区别

上世纪90年代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百强县榜单,是连续多年根据全国2000多个县域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从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发展潜力三个方面对县域的社会经济综合发展进行测算评出的。而此后的榜单,各个机构自己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标准。

据赛迪给出的说法,他们给出的榜单从经济实力、经济水平、社会民生、经济活力等方面综合考虑,建立一套体现五大发展理念、系统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综合评价体系,对全国县()(不包括市辖区)进行综合评估,最终形成赛迪百强榜——县域经济100

社科院的报告则基于全国400强样本县()的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遴选出了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县。

中郡所的评选标准曾引来媒体质疑。在其发布的百强县名单上,评选标准有三: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相对富裕程度等级、相对绿色指数等级,百强县打分为三档:A+AA-。以相对富裕程度等级为例,2011年中郡所的评价报告中说,评价方法是,“居民收入水平为基础,结合消费、储蓄、公共服务和公共财政等方面来开展的反映富裕程度的评价工作”,却没有打分公式与指标权重。

不同的组织机构,按照不同的评价体系,分别发布了不同的报告,如果不是业内人士,很难注意到这些报告之间的区别。

有的靠课题资金,有的向参评县收钱

那么这些不同的排名又是如何出炉的呢?

以社科院版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5)》为例,据媒体报道,为了拿出报告,主编吕风勇当时带着七八个人,做了十个多月的调查。他们在GDP(超过100亿元)、财政收入(超过10亿元)与规模以上企业个数(50家以上)的标准下,选出了全国400强样本县市,再进行分析排序。课题得到单位支持,但资金并不多。

而作为一家民非组织,在网站上,中郡所宣称百强县评比原则是不收费、不发证、不授牌。然而,2011年新华社报道,河南省固始县统计局一位干部说,中郡所每年都邀请该县加入评比,但需要购买数十套标价380元的《县域经济年鉴》。

上述报道中,中郡所工作人员朱先生透露,有不少县市希望提高自己在百强县榜单的名次,这就需要合作收费。中郡所官网有县域经济论坛县委书记和县长论坛地市州盟等多个栏目,平时会策划专题报道,收费标准从几千元到数万元不等”,不少县市领导在这里发表了署名文章。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