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农村电商需要更多的匠人精神

[ 作者:小宝看电商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7-27 录入:吴玲香 ]

近日在微博上看到一篇报道,说是上海有一位叫阿大的葱油饼老师傅,32年如一日,只用最传统的方式做饼,为弄堂里的市民保留最正宗的风味。就连对中国美食一向挑剔的BBC都对这家葱油饼赞不绝口,声称等一个小时吃上这一口绝对值得。

在日本,这种坚持传统的手艺人有一个特定的称谓,叫做“匠人”。而这些匠人所代表的“匠人精神”,其核心便是:不仅仅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在众多的日本企业中,“匠人精神”在企业上与下之间形成了一种文化与思想上的共同价值观,并由此培育出企业的内生动力。

其实中国并不缺少这样的匠人精神,例如今年上半年走红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便是记录了故宫里中国最顶级文物修复团队的日常。他们的工作具有极高的技术含量,同时还需要耐得住寂寞,十几年如一日地默默钻研。这种执着令人敬佩,也值得所有人学习。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也提到了要鼓励企业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对于农村电商来说,其实匠人精神特别值得推崇。

现有的农村电商平台之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创业公司。创业公司开始时,或许大多抱着一腔热情,想要做出一番事业,或者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价值。但是,在融到资之后,很多公司就开始忘记初心,花大价钱做广告、不合理地提高员工待遇,在大肆挥霍之后才发现,钱没了,产品却没做好,用户也没了,最后公司只能不了了之。

回归到本质,唯有不可替代才是一家公司最强大的竞争力。对其它企业来说是产品,对农村电商来说,这不可替代就是要以农民为本,仔细钻研农民的需求,对呈现给农民的服务精益求精、精雕细琢,以发展农村互联网+为使命,以帮助农民受益为己任。建议农村电商平台和农店宝一样,把最后两句写进企业文化里面,并作为行动准则贯彻下去。

农村电商的本质是要给农民带来实惠,如果看不透这一核心目标,或者不愿为实现这一目标而持续钻研,那么开再多的门店,拿再多的融资也于事无补,终将会被市场淘汰,毕竟这是一个用户用脚投票的时代。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今日头条(头条号/小宝看电商)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