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村里不乏风景,但要让小山村有个性、有品位,成为游客趋之若鹜的地方,并不容易。浙江绍兴新昌县一些小山村的村民们将“土”做出了创意,石、草、花,家里的猪槽、破缸、废瓦……全成了“道具”,连公共厕所都美得引来老外争相拍照。今年以来,这些小山村光是“洋驴友”就接待了二三十批,全国各地100多个村都赶来学习。(据3月24日《绍兴晚报》)
对于发展旅游事业的重要性,人们已经有了普遍共识。乡村游作为旅游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怎样以个性化的方式取得自己的立足之地呢?
有风景,有独特的旅游天赋,是发展乡村游的先天有利条件。但先天的条件,不管是大自然的馈赠,抑或是先人的遗存,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更多的具有不可复制性,并不能成为普遍的经验。乡村游可以复制的经验,或者说,乡村游可以刺激的兴奋点在哪呢?新昌的这些小山村或许给我们提供了另一种思路。
山青水秀空气好,是乡村游普遍具有的优势。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让许多山村成为落后的代名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今天,欠发达的地区往往意味着环境未遭到破坏,山青水秀空气好,成为其最为珍贵的资源。保持传统古村落的原汁原味,让山村以未曾开发的状态,呈现在世人面前,这或许是山村旅游最独特的价值所在。
与城市相比,与成熟的景区相比,山村的游乐设施不足。怎样让山村玩出新花样?最好的办法,是体验和实践。磨豆腐、放牧、饲养、深井打水……这些在山村看来或许是粗活、脏活、累活,对于旅游者来说,却是最好的游乐设施,最佳的生活体验,也是山村独具的旅游资源。
历史和发展的原因,山村硬化不足,村级保洁投入也不够,猪槽、破缸、废瓦如果全都清理掉,是一种方式,但这样的清理,也让山村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在新昌,废弃的猪槽拿来当花盆,柴垛上摆个老树根,废缸、旧罐,老式自行车……全都给“挖”出来,成为“道具”,摆出各种造型,栽植花草,让公共厕所、废弃的老墙,杂乱无章的电线杆都成了别致的风景。一下子,杂乱变成了诱惑,废旧变成了生机,山村成为别样的艺术天地。
在发展旅游中,山村需要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但同样不能丢掉最古朴的生活场景,把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乡村旅游就生动起来,丰富起来,摇曳多姿起来了。山村旅游,不能走景区的老路,要走自己的新路,新路在哪,就在对自身的创意改造之中。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天天天水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