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2025年5月29日 星期四

吴冠中笔下的农家乡情

[ 作者:书画半亩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724 更新时间:2016-02-23 录入:王惠敏 ]

吴冠中笔下的农家乡情(图1)

吴冠中 村景 1987年作

吴冠中曾说过:“我曾寄养於东、西两家,吃过东家的茶、饭,喝过西家的咖啡、红酒,今思昔,岂肯忘恩负义,先冷静比较两家的得失。”

吴冠中品尝了西方禁果又苦恋东方伊甸园,创造出优化混血独具个性的新体系,成为林风眠之后中国新艺术的一位杰出代表,博得了东西方专家和观众的关注和共鸣,被世界公认为二十世纪的艺术大师,赢得了国际声誉,画出了彩虹人生。

吴冠中笔下的农家乡情(图2)

吴冠中 叠翠渡江春

吴冠中笔下的农家乡情(图3)

吴冠中 江南村景

此幅作品创作于1980年,时年吴冠中先生61岁,到贵州原始森林写生,作品描绘的是贵州黄果树的民居,是画家8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优秀的写生作品,画家以果敢的油画笔触,大胆的运用点、线、面的手法,黑色凝重的墨块,柔和的线面,加上姿态优美的婆娑树影,尤以最后的饱蘸油彩的笔触点出的那一点红,使这宁静的村庄无声而有声。

吴冠中笔下的农家乡情!

吴冠中 渔村

吴冠中笔下的农家乡情!

吴冠中 竹林茅舍

吴冠中笔下的农家乡情!

吴冠中 落日水乡 2001年作

吴冠中笔下的农家乡情(图7)

吴冠中 玉龙山下人家 1978年作

吴冠中笔下的农家乡情!

吴冠中 乡村

吴冠中笔下的农家乡情!

吴冠中 池塘人家 1996

吴冠中 春山新雨后 1988年作

吴冠中本质上是一个诗人。就像这幅《春山新雨后》,朦胧的、空灵的、欲语还休的、欲罢不能的,就如春夜里,聆听窗外雨滴芭蕉的那种刻骨缠绵。烟雨后的春山,红的桃,绿的柳,白的壁,黑的瓦,迂回的小道,以及三三两两檐前树影里隐约着的盛装春沐的人们,似乎在告诉你,这不是实在的江南,而只是梦里的江南;或者,只是江南的梦。

吴冠中 春江水暖 1989年作

吴冠中笔下的农家乡情!

吴冠中 早春 水粉 1980年作

吴冠中笔下的农家乡情!

吴冠中 家

吴冠中笔下的农家乡情!

吴冠中 故乡

江南水乡,是吴冠中心中的伊甸园。《故乡》是他最典型的作品。

吴冠中笔下的农家乡情!

吴冠中 故乡

吴冠中笔下的农家乡情!

吴冠中 故乡苇塘

吴冠中笔下的农家乡情!

吴冠中 家乡的云 水彩 1980年作

吴冠中笔下的农家乡情!

吴冠中 水乡

吴冠中笔下的农家乡情!

吴冠中 水乡小景

吴冠中写水乡之作,皆以写生为基础,然后作艺术剪裁,写出一种描述水乡神韵作品。此幅亦然,白白的屋墙与浓墨的树木,成为一种浓洌对比,构成一种安宁美感。湖天一片白茫茫,自显春雨江南之感,写景而不为景囿,此之谓也。

吴冠中笔下的农家乡情!

吴冠中 水乡 1986年作

吴冠中笔下的农家乡情!

吴冠中 小村即景 1987年作

这是吴冠中以山水画情的典型作品之一,这是油画风景与中国山水画的又一次会合的画法。

吴冠中笔下的农家乡情!

吴冠中 渔村 1961年作

吴冠中笔下的农家乡情!

吴冠中 海南人家 2001年作

吴冠中笔下的农家乡情!

吴冠中 白桦林 1990年作

这幅《白桦林》,是吴冠中在90年代创作的作品,也是一幅极具他个人特色的水墨画。乡村的题材,平静的小河把把白桦林中的民居包围起来,闲散的鸭群在水中觅食嬉戏,远处的湖光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宛若桃源仙境。作者在这幅图画中又好像回到了故土,江南水乡,宜兴故地,乡情悠悠。

吴冠中笔下的农家乡情!

吴冠中笔下的农家乡情!

吴冠中 黄土高原 1989年作

吴冠中笔下的农家乡情!

吴冠中 小院春暖 1976

吴冠中笔下的农家乡情!

吴冠中 桃花季节 1996

吴冠中笔下的农家乡情!

吴冠中 石岛山村 1976

吴冠中笔下的农家乡情!

吴冠中 房东家 1972

吴冠中笔下的农家乡情!

吴冠中 新疆人家 1986年作

《新疆人家》一画中,吴冠中以痛快的排笔,淡墨状写出新疆独特的土墙、平顶的房舍形式;浓墨的大树,杂以斑驳的草绿色,强化出浓荫蔽日的效果;天空略以清淡墨色拖出,与房屋间的大片留白,既象征天山,又体现出画面的形式要求。在全作大的黑白关系之下,蓝色的小窗户、彩点指示出的居民,以其灿烂,打破了大片灰调子的沉寂与单调。

吴冠中 桂林山居 1978

吴冠中笔下的农家乡情!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今日头条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