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一个总人数27人的扶贫办,却曝出了腐败窝案,2名原任领导、6名现任领导和3名中层业务骨干都牵涉其中,令人震惊。(中国纪检监察报6月4日)
为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脱贫攻坚作出了新的部署,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进军号。在全国上下都在如火如荼的开展脱贫攻坚这个“天字号”工程的时候,被中央纪检监察部门监察到的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扶贫办这个令人瞠目结舌、难以置信的贪腐窝案着实让人有种当头一棒的感觉,这严重违背了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极大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
在中央的反腐高压态势下,是什么原因让这些直接操刀者迷失了方向的?究其原因,首要的是这些实施扶贫工作的主要操刀者在如此巨大的扶贫资金面前,没有守住底线,理想信念缺失,以职务之便,套取扶贫资金,中饱私囊。其次是在扶贫资金项目的使用以及监督管理上制度尚不健全,没有将他们的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他们有了可乘之机。
相信类似的案例应该还有很多,只是还未被曝光而已。要想紧急刹住这些贪污、挤占、挪用、冒领扶贫资金等违法违纪行为,当务之急,我们一定要强化认识,在加强对扶贫领域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及业务知识培训的同时,也要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提高理想信念,增强法治意识,引以为戒;要严格实施扶贫资金信息公开制度,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开政策规定、资金使用结果等情况;并完善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度,全面公开扶贫对象、扶贫资金安排和项目建设等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各级纪检监察组织要高度重视,切实履行监督责任,对扶贫领域违纪违规问题露头就打、坚决查处,对那些还未但正准备向扶贫资金伸手的同志们起到震慑作用,为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提供坚强的纪律保证。
作者地址:北川羌族自治县永昌大道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