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坚固自身宗旨,不为名利所累

[ 作者:王九九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2-14 录入:16 ]

2003年至2013年期间,赵涌涛利用担任乐至县县长、县委书记,简阳市市委书记,资阳市副市长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在工程项目建设、企业搬迁、工作调动等方面谋取利益,多次收受他人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590余万元。2016年6月27日内江市中级法院判处赵涌涛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50万元。(检查日报 12月13日电)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讲话中提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始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党风廉政建设,是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各级党委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自觉遵守廉政准则,既严于律己,又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约束,决不允许以权谋私,决不允许搞特权。对一切违反党纪国法的行为,都必须严惩不贷,决不能手软。但我们也应当看到,腐败活动减少了但并没有绝迹,反腐败体制机制建立了但还不够完善,思想教育加强了但思想防线还没有筑牢,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

对党员干部来说,权力是一种责任。领导岗位是为党和人民服务的平台,不是个人谋求私利的途径。为官一任,就要承担一方责任,否则就会留下骂名,就会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无数事实表明,在名利得失上保持平常心,对名利地位看得淡一些,就不会在名利面前失去平衡摔跟头,就能随时保持轻松愉快心情,就能始终保持进取之心干事。面对无时不在的名利诱惑,党员干部要在思想上保持清醒、在行动上恪守本分,兢兢业业、清廉自守,以平和之心对待名、以知足之心对待利,时刻为百姓谋利益、不计较个人得失,做出更多群众认可的实事。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一个党员干部的人生价值。

党员干部都要找准自已的位置、演好自己的角色,洁身自好,必须切记“贪念是一片越陷越深的沼泽,若不跳出来只会越陷越深”的教训,增进对贪欲的怕,对行为的慎,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事小而不为,在思想上架起一道“高压线”,在心里筑起一堵“防火墙”,用理智去支配欲望,用正气去驱逐污尘,用廉洁去战胜贪欲,在名利的诱惑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挺直自己的脊梁,保持人格的高尚。否则,做官的背后就是坐牢,各利的背后就是毁灭。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