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齐的街道,宽阔的道路,沿街开着牧家乐,院内搭好了蒙古包,很多人家都有了小汽车……这里是杭锦旗独贵塔拉镇道图嘎查牧民新村,旅游旺季时,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这里。(8月9日 央视新闻移动网)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赋予了“20字”的丰富内涵,然而还有个别地方的党员干部还在等待时,杭锦旗独贵塔拉镇道图嘎查村却在“靠沙吃沙”中,开启了乡村振兴的新篇章,牧民走上了致富奔康的快车道。
沙漠是一座致富的宝库。世代生活在这里的道图嘎查牧民,沿袭传统的产业模式以放牧为生,不仅让本以脆弱的生态环境得以恶化,而且群众始终难以摆夺贫困的困绕,让这座沙漠致富宝库白白地浪费着青春,更让生活在这里的牧民苦闷。
思念一转天地宽。在实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号角中,当地党委政府依托国家4A级景区——七星湖生态旅游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和三产带动优势,在依托沙漠、治理沙漠、开拓沙漠资源中,凝聚了群众致富奔康的动力。以建设牧民集中居住区为契机,科学配套完善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鼓励农牧民转租沙漠、入股企业、大力发展沙漠旅游服务业,进行生态修复和集约化种养殖,让以放牧为生的牧民在巩固传统产业中,吃上了靠沙吃沙的“生态饭”。
“靠沙吃沙”,不仅诠释了什么叫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哲理,也给其它地区的党员干部,如何依据党的脱贫攻坚政策、发挥自身的独特资源优势中,推进乡村振兴以启示。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但不能生搬硬套别的地方的发展模式。因而对本地发展要有科学定位,把劣势变成群众脱贫致富的优势。如道图嘎查村依托七星湖生态旅游区和亿利集团的辐射和带动,以治理沙漠发展立体种养殖业、开拓沙漠资源发展旅游业、兴办牧家乐等,不仅拓宽了群众就业增收的路子,也调动了当地牧民发展产业增收的内力,为农产品的销售打开了通道。
乡村振兴既要转变党员干部的思路,更要以党的富民政策和乡村振兴的丰富内涵为支撑,依靠相关企业的带动,在开发当地资源、治理生态环境中发展生态绿色产业,开拓乡村振兴的新路,才能在凝聚民心中增强群众发展的活力。因为道图嘎查村的致富经验,诠释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的哲理。
(作者单位:盐亭县审计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