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探索适合自身的基层党建

[ 作者:马龙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3-06 录入:吴玲香 ]

“茫茫大草原,一个党支部就是一面旗帜,一名党员中心户就是一个辐射点;漫漫边境线,一顶蒙古包就是一个哨所,一个牧民就是一位哨兵。”这是新华社记者对我国北疆地区党建工作现状的生动描述。北疆模式的基层党建,通过认识并查清自身的党员集中难,活动难,组织难等问题,积极探索出了党员中心户模式,科学划定网格,以集中连片、居住相邻、易于集中、便于活动等原则打通了党建工作的最后一公里,真正做到了党建工作,深入基层,在群众中沉下去的要求,让党旗飘扬在了祖国的北疆。

通过党建工作,北疆以点带面、以面带片的党建工作模式,彰显党的组织保障作用、全方位领导作用、全方位为群众服务作用。由于北疆基层属于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落后地区,首先北疆基层党组织制定了通过用本民族语言进行工作语言的工作方法,其次以党员中心户为核心的脱贫思路,再次加上政府通过制定相光的政策进行引导等方式方法,最后通过“党群思想教育联抓、辖区社区治安联防、社区服务项目联建”的军警“三联工作法”,让北疆地区的群众真正体会到了党组织为人民服务的温暖,同时也感受到了党组织的组织保障力量。

通过对北疆基层党建模式的学习和探讨,我们现在的大部分地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也不妨试着去学习一下北疆基层党建的成功经验。通过查找自身的优缺点,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党建建设方法,以便于更好的精准施策、精准扶贫、精准反映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在原有的党建基础上大胆的探索创新,使基层党建工作,真正的沉下去,真正让老百姓体会到共产党是人民群众的共产党,共产党人一直在群众身边,为群众排忧解难。当然这离不开,党委政府通过事前制定相关的政策制度进行引导,事中的积极履行监督职责和事后的组织经验交流和学习。

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经过党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级党组织的关心和厚爱,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笔者目前情况所熟知的党基层组织,基层党组织老龄化严重,党员同志长期在外务工情况,导致基层党组织的会议党员出勤率不高,失去了党组织对其的联系,不能更好的传达上级指示和会议精神,不能更好的对其进行谈心谈话等活动,更不能让其真正的担起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出现这样的情况的原因可能是,第一,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条件的优越,许多年轻人不想吃这样的苦,许多人改变了以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耕的思想观念;第二,由于家庭生产生活的需要,子女教育的攀比现象出现,仅靠之前的农作方式难以为继目前的生产生活需要;第三,由于大中型城市对务工人员的待遇和保障等问题进一步得到解决,更便于大家外出务工;第四,大量的高校毕业生抱着年轻的时候在外面闯一闯等来自大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诱惑;第五,贫困地区对年轻人回家乡建设的相关待遇和保障制度以及相关鼓励措施的力度不足,导致回家建设家乡的热情不高参与度不高,留不住人才。综上原因,出现了基层党组织的老龄化、一些党员同志的失联和空巢老人等社会现象。

 所以我们本着对症下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式,解决以上出现的问题,大胆创新探索出适合自身的基层党建道路,全方位的引领基层人民群众的发展,更好的助力全面脱贫奔康。

(作者地址:四川省万源市)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