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农业大规模、集约化、高科技,获得高产值的同时又不失良好的环境卫生。许多老农民看到后都十分向往,为何我们就没有这样先进的机器呢?
说到工业化农业,顾名思义就是把农业工业化,用先进的各种工具代替传统手工。它需要大规模集中化,所以它把土壤、水资源、环境、动物和植物都当作不受自然规律支配的工业投入品,以此来组织完全以人的意志来设计和控制的大规模生产。最典型的就是大规模单一作物种植和大型集约化动物养殖。
因为要集中监管,降低成本,所以也会采取对应措施。动物会被集中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为了不让它们相互伤害,工作人员会拔掉牛的犄角,剪掉猪的尾巴和鸡的喙;为了防止动物生病,会对它们使用大量的抗生素,最终残留于食品;动辄成千上万头只动物每天产生大量废物,这些“动物工厂”常常声称具有现代化的治污手段,事实上却常常造成所在地水体、土壤和空气的严重污染。
单一作物种植,就是在大面积土地上只种植同一种植物,而且不轮作,不间作。这种形式有利于大型工业化机械工作,节省人力,但是相应的会造成虫灾,所以常常会通过化学方法来防止病虫害。与那些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农田来说,改变了生态环境,打破了大自然的规律。
在中国,要全部实现工业化农业是不现实的。八亿农民大部分都是小农,他们没有大农场,如何去工业化。
农业工业化是一种纯商业的运作模式,而传统农业则是我们农民生活的一部分,已经离不开。如果有一天突然全部用机器来代替,那就失去了种田的乐趣。当然,大体趋势还是工业化。
对于我这种小农,我还是愿意自己亲手去劳作,虽然效率低,人也累,但是有感情了,不会轻易舍弃。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头条号 一个老农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