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我国进入矛盾凸显期和问题多发期,社会转型使领导干部面临更加复杂的执政环境。针对这种环境,中共西安市委党校提出“领导干部从政风险的防范与化解”这一课题,“权力风险”、“决策失误风险”、“交友风险”、“粉色风险”等被列为八大从政风险。(华商报)
一些贪官落马后,或痛斥权力让人堕落,或后悔当初入错行选错道、不该当官,或以官场“险恶”告诫子女“千万不要从政”。其实从政成“高危”的论调并不新鲜,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周文彰也曾感慨地说:“权力是有风险的,领导干部已经成了风险最大的职业”。由此可见,认同从政职业的“高危”者,并非只是落马的贪官。
人们不禁要问,在从政“高危”的背后,为何沈浩、李林森这样的干部却能够化解“风险”,守住本心,不为名利所累、不为权势所屈、不为人情所动?答案其实很简单,即是不断去追求“慎初、慎微、慎独”的境界。
语本《书•蔡仲之命》:“尔其戒哉,慎厥初惟厥终。”人生贵善始。从某种意义上讲,“第一次”既是“缺口”,也是“关口”,第一道“防线”被冲破了,往往会“兵败如山倒”;第一道“闸门”一旦打开,欲望的“洪水”就会一泻千里。因此,干部来讲,做事必须要自觉把握量变与质变的规律、正确看待轻与重、大与小的辩证关系,才能对诱惑之“微”严防,对蜕变之“渐”严杜,才不会一失足成千古恨。
《资治通鉴》有云:“尽小者大,慎微者著”。一些人走上腐化堕落、违法犯罪的道路,正是因为对生活中“小事”的忽视、放任。虽然“大节”和“小节”是很难截然分开的,但小节不保,大节更是难守。所以干部无论在“工作圈”、“生活圈”,还是在“社交圈”,都要时刻检点自己,自觉约束自己,警示自己,做到拒腐蚀,永不沾。
《礼记》有云:“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追求“慎独”的高境界》中也曾指出,党员干部要“慎独”。党员干部手中往往掌握一定的权力,不仅要主动接受组织、制度的监督,而且还要不断加强自律,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尤其是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更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
总之,只要时刻将“慎初、慎微、慎独”铭记于心,就能守得清,识得明,就能远离“从政风险”的困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