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互联网+农业,有机遇也有风险

[ 作者:农管家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7-18 录入:实习编辑 ]

眼下的农村可谓是精彩纷呈,政策开道,各路资本、各色人等纷至沓来。即使是不识字的隔壁老汉,也能感受到近几年村里的变化。

村头唠嗑的时候,总能听说那谁谁承包了几百亩地靠种什么发财了,那谁谁坐在家里动动鼠标就把自家产的东西卖了好多钱……饱经沧桑的脸上挂着的是掩饰不住的艳羡,还有深深的失落。村里的年轻人大部分都去大城市打工了,但是几个有想法的年轻人也渐渐开始琢磨在家乡弄点事了……

当下的“互联网+”,的确给农业、给农村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政策的推动、资本的追捧、企业的狂热,使得原本已经逐渐失去活力的农村,再度成为创业者的天堂。在“互联网+”的趋势下,近两年电商在农村的推广可谓是如火如荼。各种电商平台、电商创业园、电子商务培训基地拔地而起,向农村青年、返乡农民工、大学生,伸出有爱的橄榄枝。电商服务站也开始全面进村,“万人竞聘村淘合伙人”、“白领放弃上万月薪、返乡创业仨月赚百万”之类的新闻屡屡见诸报端。

看到这样一片热闹喧嚣的景象,很多人会认为:农民的“黄金时代”终于来啦,发家致富的愿望就快实现啦!

但我想说:政策好是不假,机会比从前多也是不假,但认为电商进了村,自家农产品就能卖出好价钱,那还是省省吧。

电商为什么进村?

电商不是公益机构,国家再号召,如果无利可图,电商问都不会问。这几年各大电商纷纷抢滩农村,是因为农村这块市场确实有利可图。

第一,相比以前,这两年农民手里有了点钱。2015年,我国农民人均收入突破万元大关。这就意味着,正常的农村家庭都有了点闲钱。都说网购便宜又好,但问题是没地花钱啊,原来的快递网络可是只到县里。好吧,现在把电商服务站搁村口了,每天各式各样的促销打折。怎么样,动不动心?

第二,战略布局。城市里的电商势力已被淘宝、京东等几大巨头垄断,即使是在各个细分市场,竞争都很白热化。而农村是一片未得到过度开发的广阔天地,电商市场势力格局尚未明朗。因而,电商需要抢滩农村、抓住消费者与货源渠道。为此,京东提出“3F战略”即工业品进农村、农村金融和生鲜电商战略;阿里投资百亿,建立起覆盖一千个县、十万个行政村的服务体系;苏宁向地方政府发出“销售、纳税、就业、服务、造富”的“五当模式”……

第三,政府有补贴。国家对农村电商的扶持不仅仅是政策,还有巨额的补贴。比如对去年财政部、商务部公布的2015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200个示范县,中央财政安排20亿专项资金进行对口扶持。这只是中央财政。具体到地方财政,不少地方政府除了免费提供基础设施以外,也会拿出可观的财政补贴或扶持资金。中间不乏有部分电商,拿了政府补贴又毫无作为,这也不是啥新鲜事了。

靠电商致富,跟你关系大不大

农村电商来了,工业品下乡了,但是农产品进城了吗?

依靠农村电商,真的能让大多数农民的农产品卖上好价钱?

目前,在京东、淘宝、天猫等平台的营销费用,网店的设计、促销费用、运营费用,可不是一般农民或农业公司可以负担得起的。就算现在对农村电商有优惠,但还是解不了渴。电商的运营成本也在那摆着,不能要求人家什么都免费吧。

退一万步讲,即使现在不收任何费用,我们可以把自家产的农产品,放到网店里去卖,可咱有这个底气说一定不愁销路吗?

其实,除了少数全国有名的特色产品之外,一般的农村市场并没有太大特色,根本不具备向全国发展的潜力,还是只能在周边区县销售。

农民要发家致富,最靠谱的途径,还是得寄希望于利用现代化的资源和手段,让自家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在市场上有竞争力。对于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农村电商是加分项;对于没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农村电商也只能说:臣妾做不到啊。

无论是什么样现代化的资源和手段,聚焦点只有一个,那就是帮你种出好东西。怎样种出好东西?那必须得有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的指导。在当下农技服务普遍不到位的条件下,农民朋友们可以多关注提供互联网农技服务的APP,手把手教你学农技,有问题随时问专家。

真心希望,在这些热闹中,多一些接地气、让利于农民,解决农民真正需要的难题的新思维、新方法、新产品。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头条号 农管家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