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别让营养午餐成了贫困孩子的“奢侈品”

[ 作者:涂寒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6-13 录入:7 ]

据统计,我国仍有近千万的儿童青少年存在营养不良,而贫困地区的农村学龄前儿童的营养缺乏问题更为突出,生长迟缓、贫血等营养不良现象非常普遍。所以对贫困地区的3-5岁儿童开展营养干预、阻断营养不良造成的代际贫困已经迫在眉睫。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我国6-17岁农村儿童青少年的生长迟缓率是城市儿童的3倍;6岁以下农村儿童的生长迟缓率和低体重率是城市儿童的2-3倍,而贫困农村儿童的生长迟缓率和低体重率又是一般农村儿童的1.5倍。营养不良问题不仅导致国家每年近4%的GDP损失,并且在人口中产生着代际传递,造成贫困导致营养不良再导致贫困的恶性循环。(6月12日央视网)

儿童是我国未来的花朵,尤其是落后偏远地区儿童的成长一直都是国家重点关注和帮扶的对象,为了不让正在成长的孩子因贫穷导致营养不良,国家在贫穷孩子营养午餐这一块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人力,来确保所有的孩子每天都能吃上一顿热气腾腾的营养午餐。可近年来,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贫困地区孩子的生存状况被曝光在公众视野之下,仍有相当一部分地区的孩子吃不到营养午餐。学前班的孩子由于没有伙食补助,每天只能在放学后步行近一个小时的山路回家吃上一顿没有温度没有鱼肉的饭菜,尽管如此,孩子们吃得依旧很香,毕竟爸妈已经把家里面最好的食物都拿出来了。尽管小学生有午餐补助,但由于资金不到位,落实不彻底,只有极少数几个孩子能够享受到这一份“奢侈的”营养午餐,看着孩子们碗中简单的食物,是在让人心疼。

尽管我国目前人均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还有成千上万的孩子们仍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谁都难以解决,营养午餐成了他们碗中的“奢侈品”,他们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未来的路他们会走得异常艰难,这对那些孩子来说十几度不公平的。因为他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但如果整个国家、整个社会能够将关爱传递到他们身上,也许会成为他们改变命运的强劲动力,因为他们都是一群容易满足、懂得感恩的孩子。

国家已经注意并开始重视这一块短板,紧接着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抓紧落实各项帮扶政策,让孩子们早点享受到来自祖国的人文关怀。

笔者建议,应该要建立一个贫困孩子营养午餐专项补助资金库,所有的开支都应该交由专业机构管理,并加强监管,确保每一位孩子每天都能吃到一顿营养午餐,对于贪污、挪用此项资金的相关人员予以严处。

其次,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将偏远落后地区孩子们的生存现状报道在网站上,呼吁社会人士伸出援助之手,集众人之力,来为每一所学校建一间食堂,并聘请专业人员为孩子们烹饪营养午餐。

笔者真心希望,别让营养午餐成为孩子碗里的奢侈品,因为他们也有权利享受来自社会乃至整个国家的关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