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陕西当地媒体报道称,西安周至县新招录的173名教师,从去年10月份上岗以来,至今没有领过工资,而县政府方面给出的原因是,工资手续的程序太复杂,导致新招录教师的工资迟迟不能发放到位。
拖欠工资,以“程序”为借口振振有词,暴露的不止是“墨守成规”的工作观念,还有拖沓懒散的工作态度,充分体现了个别干部作风不实的现象,特别在一些基层单位,拖沓懒散的工作态度在部分工作人员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上下班时间“前推后缩”,为群众办事时“扔皮球”,工作任务不敢接,工作责任不敢担,动不动就谈不习惯,时不时就说不舒服,抱怨多,落实少。这些现状,都说明了机关干部的作风建设有待进一步推进和完善。
基层干部暴露出的问题,既反映了当前阶段基层工作中存在的作风问题,也体现出了基层长期存在的顽疾。首先,一些基层干部思想认识不足,对“慵懒散浮拖”的危害性认识不够,习惯了工作时间玩玩手机上上网,手上的工作任务能拖就拖,习惯“赶急火”,做出的成绩往往难以出色。其次,部分基层领导为了一团和气,对不认真干事的工作人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打不开思路,想不出办法,制定不出一个具有约束性的管理制度,认识不到打击“庸懒散浮拖”的重要性,致使作风建设不能具备时代性。
作风建设要紧跟潮流脉搏,工作态度要把握时代触点。强化工作作风建设、转变工作人员工作态度,达成新成效,笔者认为该注重以下几点。一是要注重思想建设。通过干部培训、集中学习、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方式加强基层干部对“慵懒散浮拖”的认识,从差距中寻求对比,从而转变基层干部的旧观念,加大基层干部对工作的新认识。二是要完善制度建设。通过制度建设,围绕“慵懒散浮拖”问题形成相应的机关管理制度,引进指纹打卡、电子服务、网络监督等新形式新方法,用“硬手段”将个别工作人员的陋习关进“笼子”,从严治理,落到实处。三是要创新工作方式。紧跟时代脉搏,摒弃认为工作只是喝茶看报“秀一秀”的错误观念,把创新带入工作当中,提升工作的积极性和成果,从而提高干部作风建设成效。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开出的“良方”改变拖沓懒散的工作态度,治理“庸懒散浮拖”的工作现象,这不仅是作风建设的关键一环,也是切实转变基层干部作风的重要契机,更是警醒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的有力举措,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勤恳的工作态度,踏踏实实干好工作,真心实意的为民服务。
作者单位: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牛华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