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为基层减负是一场作风战

[ 作者:唐亦瑭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9-03-18 录入:王惠敏 ]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提出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通知》从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思想教育、整治文山会海、改变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现象、完善问责制度和激励关怀机制等方面,既给基层减负作出了优良的顶层设计,更为如何减负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务实管用的举措。

中央专门发文为基层减负,意味着形式主义给基层带来的负担,已到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事实上,早在2016年国务院有关部门就发布《关于进一步克服形式主义减轻基层负担的通知》。然而,基层的负担并未因此得到明显缓减,一些所谓的“痕迹管理”等现象并未得到有效遏制。很显然,基层一些积弊已久的负担已是冰冻三尺,为基层减负非以朝夕之功即可解决,必须下大力气、下狠功夫,以敢啃硬骨头的精神、真啃硬骨头的干劲,坚决打好这场为基层减负的“持久战”。

其实,基层所反应出来的会议多、文件多、痕迹多、迎检多、汇报多、问责多等问题,无不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具体体现。正如有网友表示“有官僚主义受孕,必然衍生形式主义胚胎。”换句话说,为基层减负打的这场“持久战”,实际上打的是一场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四风”问题的“作风战”。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为基层减负也绝非一躇而就、一劳永逸。

中央发文为基层减负的号角已经吹响,各级党委政府的态度立场应更加坚决。既要转变官念与观念,特别是在顶层设计时慎提“痕迹管理”,增强工作抓落实的执行力;更要规范督查调研,善于在督导基层抓长抓常上下功夫,在严格规范调研考察上重实效,谨防用形式主义解决形式主义问题。工作做得好不好,基层党员群众最有发言权;工作做得实不实,当地的社风民风、行风政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变化最有说服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物中解脱出来,减轻基层负担。只有让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实际工作,才能拓宽创新工作思路、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只有让基层干部从解决形式主义问题的过程中,看到党中央解决形式主义等作风问题的坚定决心和意志,才能更好地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崇尚实干、担当作为。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