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张冠华:浅谈村干部作风问题及其改善途径

[ 作者:张冠华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0-01-06 录入:王惠敏 ]

从目前情况看,农村两委班子干部主流是好的,绝大部分能够按照上级的指示,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严格要求自己,真抓实干,切实维护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的带头人,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一些农村干部在作风建设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纪律涣散。部分村干部将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事业或经营上,把管理村务当作兼职。一些干部作风软、散、拖,对上级部署的任务,不积极,不主动,靠乡镇包村干部的指派和协助才去开展工作。

2、处事不公。一些干部在处理村务上优亲厚友,甚至假公济私,如在承包村集体资产、收取各类款项、发展新党员等方面,标准不一样,条件不一致,不能一碗水端平,引发村民不满情绪,影响了农村工作的顺利开展。

3、方法简单。个别村干部遇到问题只看表面现象,缺少理性思考,不做深层次分析,处理问题简单,干工作、办事情,只讲热情胆大,不讲方法策略。有的作风粗暴,搞“一言堂”,甚至违法施政,激化了班子内部和干群矛盾。

4、为政不廉。个别村干部大吃大喝,铺张浪费严重;有的开具虚假发票报销不合理开支,侵占集体财物;有的收钱交帐不及时,花钱报账不及时,坐收坐支现象严重;有的财务审批手续不严,白条入账多;有的利用出售集体资产收回扣,借机敛财;有的村务公开不真实、不全面,避重就轻。

5、支部、村委工作“两张皮”。在实行村委会主任和村支部书记一肩挑之前,有的村委干部觉得自己是村民选举产生的,过分强调村民自治,不愿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工作,导致两委班子常常各自为政,相互扯皮,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有了分歧也难以沟通和平衡。目前还有个别村干部借家族撑腰,极力维护家族利益,激发了宗族派别势力在农村的蔓延和抬头。要解决上述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要加强教育,使农村干部不想腐败。完善农村干部待遇保障体系,组织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章等党内法规,坚定理想信念,重点开展权力观教育,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通过选树廉政勤政先进典型以及警示教育等多种方式开展教育活动,增强农村干部为民务实清廉意识。本着量力而行、逐步纳入的原则,突出任职年限,突出贡献大小,突出激励约束,解决好农村干部正常离职后的养老问题。

二要加强综合治理和制度建设,使农村干部不能腐败。进一步深化村财镇管,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加强村务公开,深入推进村务公开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统一公开时间,建好公开阵地,完善公开内容,拓宽公开形式,抓好公开检查,增强群众的监督效果。

三要及时查处违纪问题,使广大农村干部不敢腐败。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干部违纪问题的查处力度,并注意发挥查办案件的教育效果,利用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起到查办一案教育一片,处分一人教育一群的作用。

四要开展下访活动,拓宽群众反映问题渠道。建立健全下访工作制度,并经常组织人员深入乡村和农民当中调查走访,及时了解和掌握农村干部作风建设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切实促进农村两委班子建设及干部队伍作风建设。

五要完善农村政策体系。既让农民享受惠农政策带来的实惠,又要其履行

自己应尽的义务。通过完善政策,改善农村党群、干群关系,加强群众监督。

总之,加强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提高农村干部廉洁从政意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政治任务,是巩固农村基层政权、保障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县、乡党委应充分发挥教育、监督、惩处、保护职能,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策略,为加强农村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农村长治久安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单位:桂东县农业农村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