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扶贫要在咬定目标中求真务实

[ 作者:冯涛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10-22 录入:吴玲香 ]

脱贫攻坚实施以来,各级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思想中,咬定扶贫目标精准施策、精准退出,实现了4000余万贫困群众的脱贫奔康,切实增强了脱贫的成效。

在前不久召开的脱贫攻坚表彰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了一系列的指示,为做好深度贫困地区性的扶贫工作、巩固已脱贫地区的致富成效指明了方向,那就咬定扶贫目标不放松,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扶贫工作,以干部的真流汗、实现群众的真脱贫,才能稳步实现扶贫目标。

决胜扶贫切忌急躁情绪。脱贫攻坚进入决胜阶段,一些扶贫中的瓶颈问题困绕着扶贫干部,加之时间紧、任务重,致使个别扶贫干部出现了焦虑心理,出现了好大喜功的数字游戏,如对10.17扶贫捐款不作实事求是的统计,把各种扶贫投入都纳入统计;有的干部为突出扶贫成绩,不按照上级确定的脱贫收入数计算收入,人为拔高收入,致使一些干部不得把精力放在扶贫台帐的编报上,致使扶贫工作失去了重心,虽然漂亮的扶贫成绩,赢得了上级的认同,却未能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也给扶贫工作造成了被动,因而急躁情绪要克服,始终咬住脱贫目标,既在发展产业做文章,也要在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上下功夫。

决胜脱贫要求真务实。脱贫攻坚还有两年的时间,就要把上级的扶贫政策与扶贫地区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在优化基础设施条件中不断拓宽产业发展的路径,在对接群众的需求中稳步解决其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在发挥当地资源优势中传承民族手工技能,以合作社联系群众的方式,既解决技术缺乏的问题,又在对接市场中拓宽销路,在增收的实效中群众自然会算清收入帐;打好扶贫政策的组合拳,加大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社会救助的力度,破解返贫的瓶颈问题,方能坚定群众发展产业致富的信心,凝聚群众的力量和智慧打赢脱贫攻坚战。

决胜脱贫要有耐力。脱贫攻坚虽只有两年的时间,但需要帮扶干部在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中,深入群众把问题解决在一线,与群众在一起中共谋致富之策。因而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扶贫思想,咬定扶贫的目标,弥补短板、强弱项,采取有效措施,在发展产业致富和防止因病因学因灾返贫上做足绣花功夫,并扭住技术扶贫这个重点,始终坚持产业基金驱动,在对接市场中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做大品牌,必然实现增产增效增收,最终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书写脱贫攻坚的辉煌篇章。

(作者单位:盐亭县审计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