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将脱贫攻坚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认真研究精准脱贫与作风建设的内在联系,把作风建设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对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人民日报,2018年10月21日)
扶贫领域作风问题的危害不可小视,不仅会使脱贫成效大打折扣,还会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若作风建设不到位,极易产生对象识别不精准,审核不细,把关不严等现象,甚至利用职务便利谋取私利、贪污挪用,雁过拔毛、目无法纪。党中央将2018年作为脱贫攻坚的作风建设年,大力推动作风建设不断向扶贫领域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拓展。笔者认为,只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就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强化作风建设,才能“护航”脱贫攻坚。
要打赢脱贫攻坚战离不开作风建设。全力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以正风肃纪实际成效,给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纪律作风保障,才能完成好这一历史使命。要为决战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纪律保障,就要严肃查处扶贫领域作风突出问题,并持续发力专项治理,有了作风建设的“护航”,方能确保党员干部把好用权“方向盘”,系好廉洁“安全带”,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在各种诱惑面前筑牢思想防线,在大风大浪面前坚持正确立场,形成从上到下都雷厉风行、脚踏实地、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
作风建设事关执行力,考验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和干事能力。党员干部必须从自身做起,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既要严格要求自己,又要严明政风家风,确保扶贫资金每一分都花在该花的地方,帮扶的政策每一项都能落地生根。筑牢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念和宗旨意识,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要从最基层抓起,进一步加强基层村“两委”干部队伍建设,重视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让每一个党员干部做到说实话、办实事、不推诿、不扯皮,自觉的讲规矩、守纪律。
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有顽强的意志和过硬的作风作保障,但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要让纪律和规矩立起来、严起来、执行到位,就必须推进作风建设常态长效,才能实现为脱贫攻坚“护航”。把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往深里抓、实里做,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让脱贫攻坚真正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以作风建设促脱贫攻坚,方能创造出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历史伟业。
(作者单位:四川省江安县桐梓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