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坡镇横堤村村干部在确定贫困户时竟采取抓阄,这种看似公平实则伤害群众利益的做法要坚决纠正……”近日,在河南省尉氏县纪委监委召开的整治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专题会上,该县纪委监委负责人通报了近期查处的扶贫领域不担当、乱作为的典型案例。(中国纪检监察报)
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涉深水区的时刻,帮扶干部对于脱贫攻坚的每个工作都应像绣花一样做精、做细、做实。然而,目前脱贫攻坚工作中仍存在:政治站位不高、思想觉悟不深;工作作风不严、不实、不深、不细等问题。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笔者认为,应以政治担当、主体责任、监督考核为着力点,全面推进政治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为精准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铁的作风、钢的意志,从而为全面建设新时代小康社会夺取压倒性胜利。
牢守政治灵魂,提高政治担当。帮扶干部应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不忘初心,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战。“干部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帮扶干部应敢于担当,承担肩上重任,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勇于担当,撸起袖子加油干,下沉到贫困村、贫困户中去,为贫困户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乐于担当,把贫困户的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具有“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豪迈胸怀。
牵牢扶贫牛鼻子,压实主体责任。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突出问题,采用清单化管理拧紧主体责任链条;细化任务清单,压实帮扶责任,彻底解决帮扶干部胡作为、假作为、不作为,打造“懂扶贫、会帮扶、作风硬”的扶贫队伍。
推进考核常态化,精准监督制度化。完善扶贫考核体制机制,突出精细化、常态化、制度化,强化责任细化职责,推动考核监督机制落地生根。监督部门要严查、细查扶贫薄弱点,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时刻将监督职责牢记在心、落实在行动上,让铁一般的纪律为脱贫攻坚工作保驾护航。
脱贫攻坚工作是一场持久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每个帮扶干部以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勇气坚决查处脱贫攻坚工作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毅力打造风清气正的扶贫政治生态,积极贯彻落实各项脱贫攻坚部署,从而精准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战。
(作者单位:船山区委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